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泉州救助站助力 二十载寻亲终得团圆

  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12日电 经过泉州市救助站、警方、社工多方努力,一场跨越二十载的寻亲之旅近日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泉州市救助站社工小黄介绍,此前曾接待火炬社区工作人员送来的一名中年男子,他自称李某章,来自河南省平顶山市四矿,却无法清晰说出具体身份信息。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推断,小黄敏锐地察觉到,这名男子极有可能是那种长期与亲人失联的对象。启凡社工迅速行动,在网络平台发布了李某章的寻亲信息,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寻亲消息却石沉大海。

  在救助站等待寻亲消息的李某章眼看寻亲无果,便向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要求自行离站,想继续外出务工。几天后,火炬社区工作人员再次发现他务工不着,正在流浪。于是,李某章再次被工作人员劝导护送入站,救助站的社工们对他进行了耐心的心理疏导。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中,李某章尝试着回忆过往,并写下了父母亲、弟弟、妹妹的名字,还回忆起自己从小在四矿长大,曾经有过一张一代身份证,后来弄丢了,几十年来一直在泉州打零工。

  社工们将他口述的信息拍摄成视频,发布到抖音寻人的平台上。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德州雷霆救援队谭大姐的帮助下,联系上了南阳市公安局肖振宇工作室。肖警官运用先进的警务科技细心对比,经过不懈努力,终于确认了李某章的身份,消息一经核实,李某章的家属就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思念之情,立即驱车往泉州来。

  然而,李某章却因一直等不到寻亲结果,在前一天刚办理了离站手续,外出寻找工作了。泉州市救助站站长吴端源果断安排救助站工作人员和社工搜寻李某章的下落。经过不懈努力,众人终于在一个棚子里发现了浑身湿透、木讷蹲坐的李某章。当工作人员告诉他家人要来接他时,他的眼里瞬间泛起了光彩,立即同意回救助站接受救助。

  回到站内,社工为他准备了新衣服和洗漱用品,引导他洗热水澡,并为他准备了热食。随后,社工拨通了李某章弟弟的电话,李某章颤抖着与阔别20年的家人通上话。一句“没挣到钱,没脸回去”,道尽了他多年的辛酸。

  第二天一大早,李某章的母亲、弟弟、弟媳、妹妹、妹夫经过将近16个小时不停地赶路,终于来到了泉州市救助站,一家人紧紧相拥。在众人平息情绪后,李某章的弟弟讲述了当年的事情。

  原来,2003年,为了养家糊口,28岁的李廷章跟着朋友踏上了前往泉州的路,2005年的时候还有与家里通过电话,后来就没了音讯。一家人四处寻找,在网上发布寻亲信息,并且到派出所采集 DNA登记寻亲,但一直未有消息。时光飞逝,转眼间过去了20年,李某章的妻子也离开了。

  接领手续办理完后,李某章的家属为泉州市救助站和启凡社工送上了致谢的锦旗。一家人不断感谢泉州市救助站、启凡社工以及肖警官等各方的帮助。李某章的母亲感叹道,自己多年的心结终于解开了,一家人终于能够团聚在一起。

  这场跨越二十载的寻亲之旅,见证了无数的爱心与努力。泉州市救助站、启凡社工以及肖警官等各方用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让失散多年的亲人得以团聚。他们的故事,将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到寻亲的队伍中,为那些迷失的人照亮回家的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