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治水有方 让“生态好水”变“经济活水”——福建永泰县积极打造沿大樟溪绿色廊道

  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5日电 大樟溪是福建省永泰县的母亲河。如何保护提升大樟溪流域水质,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如何打通水资源变现渠道,推动大樟溪“生态好水”变“经济活水”?永泰县水利局从提升水质和发展产业两方面入手,交出兴水惠民答卷。

  提升水质

  打开“巡管云”App(应用程序),点击“开始巡河”,用手机记录往返巡查河道路线,拍照上报问题……这是永泰县城峰镇河道专管员程炜的日常。

  2019年9月起,他作为专职河道专管员,由永泰县河湖物业化管理服务中心统一管理,每日的巡河轨迹、问题上报和处理等情况都可以通过“巡管云”App同步到永泰县河湖智慧管护平台。

  “永泰县河湖智慧管护平台涵盖了数据管理、事件流转、监督管理、巡查管理、一张图、日常管理等多个模块,加上无人机巡河以及河道视频监测站点情况等数字化监控手段,永泰县对大樟溪28条干支流以及260条河段实现了实时河湖管控全覆盖。”永泰县河湖物业化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郑剑锋说,今年,该平台已记录乡级河长、河道专管员巡查次数超5万次。

  永泰县还积极推进嵩口镇等地的防洪工程建设,开展水系综合治理,打造沿溪绿色长廊;在福建省创新设立“水资源保护巡回审判点”,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与德化、仙游等周边县区共同创建生态保护司法联盟,推动大樟溪流域上下游同治;出台产业准入负面清单,限制入驻并关停、取缔、改造一批污染企业;退出生态下泄流量不达标的小水电站,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和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固定每月14日为“河湖长日”,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守护大樟溪水清岸绿。

  据最新统计,位于永泰县大樟溪干流上土坑、莒口、新厝、塘前等4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Ⅱ类;全县17条省考小流域断面I~Ⅲ类水质比例为100%。

  发展产业

  走进梧桐镇坵演村“房家·泰谷里”露营地,眼前潺潺流淌的大樟溪将沿岸彩虹步道、百岁古树、木屋民宿等景观串联起来,谱写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交相辉映的生态乐章。

  “国庆节的时候(民宿)都住满了人,附近城市的游客都喜欢往这跑。”露营地工作人员林仙妹笑着说。林仙妹是附近高口镇的村民,原先在高口镇月洲村月溪花渡图书馆工作的她,因为露营地开业缺人,被调过来帮忙。

  “在这里工作,既能顾家又能挣钱。”林仙妹说,两个景区的员工很多都是当地村民,人流量大了,附近村民也会做些特色小吃之类的小生意。

  “永泰很多旅游产业都是靠水兴起来的,像天门山漂流、赤壁漂流等。”永泰县河长办副主任谢金光说。近年来,永泰县深化水旅融合发展,以“樟溪画廊”示范带建设为纽带,串联大樟溪沿线15个国家级、省级乡村振兴重点村镇,引进2家旅游业龙头企业改造提升天门山AAAA级景区,开发界竹口库区文旅综合体,推出天门山漂流、欧乐堡水上乐园、莒溪竹排、界竹口水上运动等亲水产品,全县上半年游客量达到876万人次,入选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同时,积极建立完善水产业体系,创新原水利用、水利能源、酒水酿造等发展模式,打造了本地矿泉水品牌,并创建白酒产业园、啤酒小镇等涉水产业项目。

  “永泰县将发挥好资源优势,探索更多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永泰县水利局局长陈辉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