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29日电(余冰玲 原福锋)明溪县是名副其实的“八闽旅欧第一县”和“海西内陆新侨乡”,出国人员约占全县人口的12.3%,侨眷侨属约5万人。近年来,明溪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侨之所需,创新涉侨审判机制,深化“侨乡枫桥”解纷工作新实践,为深入实施“三侨回归”工程、加快建设更具实力新侨乡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该院深度参与的明溪县沙溪乡“预防化解涉侨纠纷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
数字赋能,提升涉侨审判质效
异步审理模式。经各方当事人同意,在法院指定的期限内,自主选择时间登陆异步审理平台,法官与原告、被告等诉讼参与人可在规定期限内自由选择时间,以非同步方式完成法庭调查、异步举证、法庭辩论、最后陈述等各个庭审环节,便利海外侨胞参与庭审诉讼。
跨境代理见证。用好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提供“跨境立案+代理见证”服务。当事人在国外向法院提交跨境立案申请,法官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线上见证当事人签署有关委托代理文件,解决居住国外的当事人办理公证、认证手续等费用高、耗时长难题。
在线诉调对接。修订《关于开展涉侨纠纷诉调对接工作的实施办法》,搭建与侨联“一站式”“总对总”多元解纷平台,建立涉侨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从委派、委托调解员到开展调解工作、达成调解协议,以及申请司法确认等工作流程全部实现线上办理。
构建机制,促进纠纷多元化解
内外联动齐发力。加强与侨联等部门联动及信息共享,实行“网格+法官”模式,制定《出国人员“一户一档”矛盾纠纷排查表》,加强涉侨纠纷排查化解。法官加入海外乡亲联络群,对接华人华侨联合会等组织,选聘海外司法联络员、涉侨特邀调解员参与调解等工作。
释法说理解心结。树立“尽可能一次性解决纠纷”理念,注重法律适用和裁判说理,活用巧用诉前诉中调解等充分体现当事人自主意愿的结案方式。制定判后答疑实施意见,专设判后答疑窗口,促进涉侨纠纷息诉止讼。
完善机制促治理。完善执前调解机制,加大执前财产保全力度,解决涉侨执行难题。加强涉侨领域矛盾纠纷分析研判,梳理出建房用地、林权、婚姻家庭等3类多发涉侨纠纷,及时发出司法建议,推动基层社会治理。
需求导向,构建为侨服务体系
绿色服务便侨利。开辟涉侨案件“立、审、执”绿色通道,成立诉前调解团队,为侨胞提供诉前引导、法律咨询、诉前调解等服务。设立侨益司法保护中心、涉侨互联网巡回审判点和涉侨纠纷调解室,满足侨胞侨眷司法需求。
标准服务获侨誉。制定涉侨纠纷案件标准化服务规范,推行涉侨纠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服务。落实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设置窗口评价系统,进行量化考评,为侨胞侨眷提供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协同服务引侨归。联合检察院制订侨乡司法护侨13条措施,实行法院干警下沉“一对一”联系侨企制度,妥善化解涉侨企纠纷,为侨企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架起海外侨胞返乡兴业的“连心桥”。
三明市人大代表、福建省敢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明溪县新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主席、匈牙利商会顾问曾春根说:明溪法院立足侨之所需,积极探索深化恵侨司法服务,创新运用“跨境·隔空·错时”异步调审法,打通涉侨服务“最后一公里”,依法有力保障侨企侨胞侨眷合法权益,助力“三侨回归”,取得很好的成效。身为海外侨胞,将发挥好侨界联系广泛的优势,凝聚侨心、汇聚侨力,继续支持法院各项工作,讲好开放发展新侨乡的法治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