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漳州市科协: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同频共振 让“科创+科普”两翼齐飞

  当下,漳州科技馆新馆建设进入倒计时“关键时期”,即将精彩亮相。按照“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定位,市科协上下齐心协力,高效率推进新馆建设。新馆开馆运营后,将成为我市公益科普教育主阵地和科学文化旅游新地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市科协牢记总书记嘱托,团结引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同频共振、共同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贡献科协力量。

  牵线搭桥,助力产业升级

  10月16日,我市的福建省宝智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博士创新站、漳州平和东湖农产品有限公司博士创新站获评2023-2024年度福建省博士创新站考评优秀单位。

  “科创中国”博士创新站,是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小微企业建站合作和技术攻关的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是探索服务科技企业和科技工作者的新模式。我市两家站点入选福建省优秀“科创中国”博士创新站,是科创团队与企业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成果的良好展现。

  企业“下单”技术需求,市科协及时跟进,推动院士与学会专家“接单”。近年来,市科协持续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工程院以及国家级、省级学会的联系,搭建院士和学会、高校、科研院所等专家与企业的交流对接平台。同时,依托“院士专家八闽行”、科技志愿服务等活动载体,组织院士及其团队、学会专家与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对接、签订合作协议,帮助企业技术攻关、研发创新,实现从智力到生产力的高效转化。

  目前,漳州已建成6家院士专家工作站、15家博士创新站、26家学会服务站、9家科技小院,为我市创新发展引进人才技术、培育科技潜力。例如,今年依托“圆山计划”,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王琦院士工作站成立,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及其团队技术力量,将有力助推漳州中医药产业和中医药学发展。又如,福建安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已获得各项专利100项,2023年实现产值12亿元。

  扎根乡村,推动绿色发展

  今年,第六批“福建省科协科技小院”名单公布,龙海对虾科技小院和东山贝类科技小院榜上有名。

  作为以科技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探索,科技小院由科协组织农业院校开展,高校教师担任首席专家,硕士研究生为主力军,常驻农村。

  “科技小院,将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技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结合为一体,为我市绿色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科技力量。”市科协工作人员介绍,科技小院师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致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服务于广大从业农户。

  近年来,市科协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积极构建富有特色的平和蜜柚、云霄杨桃、长泰红心火龙果、漳州水仙花、诏安青梅、龙海浮宫杨梅、南靖金线莲、龙海对虾、东山贝类等9家科技小院。其中,平和蜜柚科技小院获评2021年中国农技协“十佳科技小院”,云霄杨桃科技小院获评2023年中国农技协“全国优秀科技小院”。

  扎根在我市各地的科技小院,为绿色农业的提质增效提供服务保障。例如,漳州水仙花科技小院通过开展新品种和新应用模式示范研究,引进百余个水仙品种,筛选出适宜漳州地区种植的水仙品种,推动水仙花种质资源多样性发展。又如,东山贝类科技小院专注于牡蛎等各种课题研究工作,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推动我市贝类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

  全民科普,营造创新氛围

  “畅想科技·梦想飞扬”,今年7月上旬,第十二届漳州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举行。全市56所学校119支实体机器人竞赛队伍和65支虚拟机器人竞赛队伍参赛。该竞赛有效培养了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是一项综合多种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竞赛每年举办一届,旨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广大青少年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相关领域进行学习、探究和实践。”市科协工作人员介绍道。

  近年来,市科协不断创新科普宣传机制,举办“全国科普日”、科技下乡、科技培训、主题科普等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首次聘任具备深厚的科学素养、专业知识且有出色的科普传播能力、社会责任感的“科普宣传大使”6名,组建科普志愿服务队14支,投身科普创作、传播、教育和服务各领域,着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促进科学知识更好更快普及与传播。同时,还深入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富有特色的科技教育活动,营造人人关注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浓厚社会氛围。

  2024年,市科协持续聚焦科技馆在科普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价值,统筹谋划馆校合作科普宣传工作。“馆校合作科普宣传”入选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漳州科技馆的“馆校合作”成为民生教育领域的一大关注点。

  从城市到乡村,漳州科技馆“馆校合作”在我市校园落地开花。今年来,科技的“轻骑兵”——漳州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先后到漳州市实验小学、漳州市通北中心小学、平和县南胜中心小学、龙海区港尾镇石埠小学等多个学校开展科普活动38场,覆盖人群4.2万人次,进一步弘扬了科学精神,展现了科技魅力,让更多学生了解、热爱科学技术。

  本报记者 邱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