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26日电 (记者 王东明)10月29日是第19个世界卒中日,今年主题为“体医融合,战胜卒中”,倡导通过科学运动预防卒中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举办2024年“世界卒中日”主题宣传活动,医院专家提醒广大群众要学会识别脑卒中的危险信号,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协和医院院长陈椿在主题宣传活动上介绍,协和医院作为具有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医院,长期秉承“以患者需求和健康为中心”的整体医疗模式。脑卒中的救治,时间是关键,为了最大力度优化卒中绿色通道建设,现阶段医院针对急诊心脑血管病患者实行“先救治,后缴费”的优惠政策,为救治生命赢得机会。不仅如此,急诊科是脑卒中患者救治的第一战场,医院专门将急诊多模式CT及导管室设立在离急诊科最近的医疗区域内,大大缩短了院内救治的时间,同时也提供了多台急诊手术同时开展的场所;医院专门为脑血管病科升级安装了人工智能多模式CT系统,将人工智能与医院专家相结合,最大程度降低“人为误差”,为前来医院救治的广大市民脑血管健康保驾护航。
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也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慢性病之一。卒中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及经济负担高等“五高”特点。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是我国当前第一位致残病因,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协和医院脑血管病科陈文伙主任表示,对于脑血管病患者而言,救治的时间是关键,医院专门成立这样一整个脑卒中救治团队24小时*365天,“5+2、白+黑”守护着脑卒中绿色通道,守护广大群众的脑血管健康。医院将这一类型疾病需要的医疗资源进行整合,无论医师资源、设备资源还是场地资源都提供最大程度的保障。

协和医院医务部主任吴勇强调说,脑梗死在我国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患者疾病诊断数量中位居首位,也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前3位病种之一。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有助于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
脑卒中是一类可防可治的疾病,且防大于治,因此在加强医疗救治的同时,社会科普不应放松。主题宣传活动上,协和医院脑血管病科张敏主任现场做了脑卒中防治科普讲座,从防治结合生动形象阐述了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