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18日电 (叶立铨)推动地名上图、梳理和分类县域内地名……近年来,福建省永泰县在推进“乡村著名行动”的过程中,采取实施了“地名+”战略,深度融合了地方特色与丰富的历史文化,通过对地名资源的深入挖掘与利用,为乡村的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永泰县全力推动地名上图,制作“乡村著名小程序”采集教程小视频,多渠道传播地名信息采集上图工作,对乡村地区自然地理实体、居民点、街路巷、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等地名信息应收尽收,充分发挥地名导向作用。
此外,加大乡村地名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力度,通过座谈、实地寻访、踏勘和考证等多种途径,打造以湖里村、碓头村、前湖村、珠峰村、盖洋村为代表的一批传统古村地名,以青云山为代表的一批旅游区地名,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优秀乡村地名纳入保护范围。
针对县域内地名不规范的问题,永泰通过实地摸排调查,对“有地无名”“多地重名”“一地多名”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分类。
目前,共计命名道路100余条。在命名过程中,尊重历史习惯和民众意见,对已有惯有名称且符合当地地理及人文特征的地名进行了标准化处理,而对于无名、重名或名称不符合规范的地名,则由当地村(社区)重新取名,并广泛征求村民代表意见,确保命名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接受性。
此外,对于新生地名,永泰县民政局按照要求设置了标准地名标志,并在地名标志上增设二维码,方便公众扫码获取地名的详细信息和背后故事,增强了地名的文化传承和信息服务功能。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不仅提高了地名管理的工作效率,也促进了乡村地名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现下,永泰着力做实“地名+特色产业”,集聚品牌效应,推动地名文化与农产品特色相融合,构建媒体宣传营销矩阵,全力打造“溪墘葡萄”“赤岸三叶青”“永泰富泉羊”“前湖李果”“东星村青梅”等含地名元素的“乡字号”“土字号”特产品牌,积极扶持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助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