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9月3日电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行为,完善农村产权流转市场的配套建设、服务能力,泉州市首个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近日在晋江揭牌成立。
当天,晋江市农业农村局、泉州市产权交易中心及晋江农商银行主要领导共同签订晋江市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合作协议,标志着晋江市在强化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组织领导、规范市场运作、整合优势资源、架构服务网络、深化“银农合作”、创新融资帮扶等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晋江市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的建立,是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建设的创新举措。”泉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万文伟表示,该中心通过规范、高效、便捷的服务,进一步保障了“市、县、镇、村”四级联动机制的顺畅运行,降低了农村产权交易成本,让农村的资产资源等要素活起来,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为农民、农村、农业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
晋江市政府副市长王也夫指出,合作各方要以此为契机,立足晋江市农村经济发展,继续探索新经验、新做法,不断完善交易机制,推动各类农村产权交易更加规范化、专业化、法制化,促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新发展,为全市乡村振兴大局提供有力支撑。
2023年11月,晋江市被列为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多措并举推进试点建设。通过制定《晋江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方案》,明确试点任务、时间节点,出台《晋江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规定(试行)》,明确农村产权交易行为规范及交易规则,实现交易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建立“村提需求-镇级审核-市级服务-平台交易”四级联动机制,实现做到“进场交易不出村”;架构服务网络,在399个村配置村级交易信息员共217名,免费为农户、村集体等委托方提供交易咨询、协办等“家门口”的便捷服务,有效降低交易成本;联合金融机构推出专项融资产品,优先为交易主体提供融资、担保等金融服务,免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交易服务费,提升进场交易积极性;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在拓大交易需求信息开口提升交易标的“流量”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交易数据多平台多场景有效利用,实现数据共享、监管透明整合;推行区间管控,将村级建设工程项目、货物及服务采购、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使用权出租等主要交易品种按照预算区间细化成9个管理子类,梳理界定每个区间适用的交易模式,实现分品类分区间的精细化管理;出台《晋江市村级建设工程规范管理规定》,依托“村级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心”实行预算设计、施工建设、工程验收、经费报支、财务审计全过程信息化监管,提高工程项目运营管理透明度和工作效率,有效预防“肢解工程”、“人情工程”。
试点开展以来,晋江市累计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974宗、成交额1.14亿元。8月26日,永和镇旦厝村村委会大楼二楼(挂牌号:2024001)率先进入泉州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成为该平台上线后首宗挂牌项目。
下阶段,晋江市将按照全国规范化试点工作要求,加强多部门的合作联动,不断强化交易市场建设,推动金融服务下沉延伸,普及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政策,盘活农村“沉睡”资本,为乡村振兴大局提供有力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