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第五届中国火山地质公园会议在周宁县开幕。中国火山地质公园联盟代表以及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谋联盟发展,共绘保护蓝图。
福建省林业局二级巡视员郑福来,宁德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徐光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理事会代表阿里瑞扎·阿姆里克阿泽米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会议由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主任、宁德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晓莺主持。

本届会议以“火山岩景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旨在加强中国火山类地质公园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共同应对挑战,为管理、建设、科研科普等领域人员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促进火山地质公园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建立长远发展合作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郑福来在致辞中表示,本届会议的召开对推动我省乃至全国火山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开发,促进地质公园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下一步,我省将深入贯彻“森林就是水库、钱库、粮库 + 碳库”绿色生态理念,努力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同步推进,把我省世界地质公园及其他自然保护地建设成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重地、青少年走进自然的体验圣地、老百姓休闲旅游的洞天福地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示范阵地。
徐光忠表示,本次会议对推动宁德乃至全国火山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开发,促进地质公园文化产业发展,甚至推动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学习联盟成员优秀经验做法,促进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提档升级,擦亮“山海宁德”金字招牌,探讨中国火山地质公园管理保护、科普教育的宁德样板。
会上,与会嘉宾分别就火山岩浆活动的环境、气候影响和地球宜居性;岩浆起源、演化、喷发机制及其岩浆系统;火山科学旅游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火山灾害的预防及减灾;火山活动与成矿等议题进行深度交流。专家们各抒己见,分享了各自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座落于我国东南的闽东群山之中,经历复杂的地质作用,孕育出丰富的地质、地貌景观,如天下绝景的白水洋、亿年壶穴的白云山、气势磅礴的九龙漈、海上仙都的太姥山等,构成了具有极高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的宁德地质奇观,并于2010年获得“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火山景观形成是经过火的洗礼,具有典型性和稀有性。”谈起地质公园对当地旅游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时,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毛凌云说,地质公园景观神奇绚丽、环境优美,是发展旅游业的理想地区。她进一步解释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世界地质公园有一项重要目的就是营造本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地质公园的建设能进一步提高所在地区旅游的内涵和品位,更好的在公众中普及科学知识,提高保护地质遗产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届会议还举行了联盟签约和会旗交接仪式。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龙岩世界地质公园正式加入中国火山地质公园联盟,分别成为该联盟的第9名和第10名成员。宁德世界地质公园与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顺利完成会旗交接,下届中国火山地质公园会议将由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承办。
“颂造化之传奇,谋区域之长兴”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资深评估专家、中国地质科学院教授级高工郑元表示,世界地质公园强调在依法保护的前提下,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此次会议已圆满闭幕,各成员单位应认真总结会议成果,积极借鉴其他地质公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加强对火山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开发,提升地质公园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希望各成员单位加大对地质公园的宣传推广力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记者 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