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26日电(王薇 陈鸿 王倩)24日,银耳入粮专题研讨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银耳行业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及企业代表齐聚,共同探讨银耳的物种多样性、种质资源、加工技术、营养健康价值以及未来产业发展趋势,进一步推动银耳产业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活动中,来自北京林业大学、广西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高校的多位权威专家围绕银耳物种多样性、种质收集鉴定与栽培生理、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营养健康食品的创制与实践等多个维度进行分享,并与现场参会嘉宾进行深入学术交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银耳的食用价值与健康功能日益受到关注。如何将银耳这一传统食材深度融入现代粮食与营养健康体系,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是当前农业与食品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积极推进银耳入粮,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是大食物观下的一种创新实践。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院长孙淑静说,银耳是古田的富民产业,在大食物观背景下,推动银耳入粮能让银耳增加更多的消费群体,让人们从更多角度去认识银耳,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
被誉为“中国食用菌之都”的古田县,食用菌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古田县食用菌全产业链总产值达255亿元,其中银耳产量占全国90%以上。早在2021年,古田县就已着手组织人员对银耳入粮开展专题调研,并于2022年、2023年连续向全国两会提交议案。
世界食用菌生物学与产品学会主席、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谭琦说,古田率先提出银耳入粮这一议题,积极响应了大食物观的号召,是对银耳产业的又一重大思考,对银耳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