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鲤城区举行“筑梦鲤城·两岸情长”青年人才座谈会,北京大学“知行计划”暑期党政机关见习泉州鲤城团成员和10位台湾大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享闽南文化,畅叙青春梦想。
据介绍,北京大学“知行计划”暑期党政机关见习泉州鲤城团共有7名成员,在鲤城见习实践期间,他们深入参与到鲤城区各部门、各方面的工作中,还进社区、走企业、赏非遗,全面了解鲤城的企业发展、社区治理等内容,深入感受鲤城的人文历史。
而10名台湾大学生来自厦门银行台湾高校青年实习计划,为期1个月的实习期间里,在厦门银行泉州分行及鲤城支行学习了大陆金融产品知识,掌握了厅堂服务技巧,树立了合规营销意识,同时也走进企业感受大陆企业的蓬勃发展,参观两岸交流基地,体验非遗文化传承。
活动现场,鲤城区委人才办、鲤城区委台办工作人员分别介绍了青年人才“新八条”及台湾青年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据了解,青年人才“新八条”在生活补贴、安居保障、创业扶持、科研赞助、引才激励、育才平台、培训补助、优才服务等八大方面不断加码升级,以政策牵引和平台打造,真“金”实意构建引才聚才“强磁场”,让泉州成为各类青年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

“此次见习让我感受到基层工作必须从点滴小事做起。”“泉州的面线糊、土笋冻等美食让我印象深刻。”“我们去参观了鲤城的‘党建+’邻里中心,中心多样化的服务非常丰富。”……随后,两岸青年围桌而坐,交流各自的实践经历和感受,并分享了在泉州期间的点滴小事,席间氛围愉快,欢声笑语不断,大家在分享中互学互鉴,碰撞青春。
“这是我第一次来泉州,除了日常见习工作,我还去参观了清净寺、开元寺等景点,泉州多种文化共存的格局让我大受震撼。”台湾东吴大学会计专业学生陈堂昕表示,泉州对台胞特别是青年来泉就业、创业非常支持,一系列的政策也非常便利且有吸引力,希望能有机会来泉、来鲤就业。

当天,两岸青年还共同前往鲤城城市会客厅、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元寺等处参观学习,切身感受古城浓浓的烟火气,以及鲤城经济社会发展的蓬勃脉动。在非遗体验中,两岸青年共同观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提线木偶表演,并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逐一亲身体验操作提线木偶,“沉浸式”感受泉州非遗魅力。
“此次在鲤城见习,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这是一座非常包容、开放的城市,它既有古色古香、充满烟火气的古城,也有兼续创新与拼搏发展的现代化面貌。”北京大学“知行计划”暑期党政机关见习泉州鲤城团成员陈卓然告诉记者,在鲤城实习的一个月让她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多样性,活动中介绍的人才政策涉及住房、科研、发展等多方面,更让她深刻感受到了鲤城在人才引、育、留、用等方面的支持与关怀。“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再访鲤城。”陈卓然说。
同心同行,凝聚合力。此次活动由鲤城区委人才办、鲤城区委台办、鲤城团区委、厦门银行鲤城支行主办。“希望两岸青年在交流交往中增进了解,厚植两岸友谊。我们也将积极搭建平台,通过举办各类交流、见习活动,引导和支持两岸青年来鲤实习、就业、生活,为两岸融合发展贡献力量。”鲤城区委台办工作人员表示。(记者 施远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