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首签率达98%!世界闽南文化博览园(一期)项目开门红

  8月2日,世界闽南文化博览园(一期)项目征迁首签当天,项目指挥部现场人头攒动、一片繁忙,被征迁群众到场详细了解相关补偿政策、核对清单等程序后,纷纷有序签名按印,完成协议签订,以实际行动支持丰泽发展。

签约仪式现场。丰泽区委宣传部 供图
签约仪式现场。丰泽区委宣传部 供图

  截至8月2日18时,已完成征迁房屋签约48宗,总签约率98%,其中民房签约23宗,签约率100%;企业签约25宗,签约率96.15%,签约首日取得骄人成绩,跑出了世界闽南文化博览园(一期)征迁的“清源速度”。

  “这是件好事,我们绝对支持!以后这里建成世界闽南文化博览园,既能展示咱泉州灿烂的文化魅力,又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带动周边群众就业、提升收入,这是绝对的好事。”被征迁群众陈先生刚签完约,便难掩激动:“补偿方案也很合理,符合心理预期,早签早受益,过几天就能第一批摇号选房了。”

  “正式启动前,我们就已组织人员开展片区全面摸底,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参考其他项目经验,针对征迁工作可能碰到卡点、难点和堵点,提前研判分析,制定细化预案。”指挥部综合组组长庄雄龙介绍道,关于补偿方案征求意见稿的研究制定,指挥部也已经召开多轮专题会议,全面梳理总结了近年来全区所有片区征迁案例,根据前期走访摸排掌握实际情况,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在确保群众利益情况下,研究制定出了比较切合清源实际的补偿方案,最终得到了群众们的认可。

  明确了方案和政策,指挥部全体干部全身心投入到入户宣传、政策解析、征迁动员工作中。自世界闽南文化博览园(一期)项目征收工作启动以来,指挥部抽调50多名经验丰富的优秀干部组成5个工作小组,区挂点领导和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充分发挥“龙头”作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我们一家都上班,白天基本都没在屋里头。工作组都不辞辛苦,每次都是等我们下班以后再来家里入户宣传,给我们逐条逐项讲解相关政策,传递最新动态信息,耐心解答各种疑问困惑,让我们原本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完成首日签约的泉山路被征迁群众肖先生说道。

  “首签日创下的成绩,离不开广大被征收群众和企业的理解与支持,以及我们所有工作组‘精兵强将’们的连续作战。”据清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郑巍萍介绍,指挥部成立以来,全体征迁干部积极发扬“5+2”“白+黑”连续作战精神,通过入户走访、宣传政策,详细掌握每户被征迁群众情况,积极倾听群众诉求,了解实际情况,聚焦矛盾及利益诉求等重点问题,主动帮助排忧解难,全力争取项目范围内广大群众对征迁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助推征迁工作跑出“加速度”。

  此外,指挥部还积极动员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到整个征迁过程,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帮助化解矛盾困难,有力开展群众工作。街道人大工委在征迁项目区域探索建立“征迁项目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人大代表争当矛盾“调解员”,24小时接待群众,了解他们的诉求和愿望,耐心细致地化解干群矛盾、理顺群众情绪。同时,以联络站为纽带,有效整合了清源山管委会、派出所、律师事务所等多方志愿者力量,协助工作组解决困难15条,消除群众的误解和疑惑9条,化解财产纠纷5条。

  “好,来,各小组还有没有需要协调的问题?”趁着午休间隙,清源街道党工委书记王聪义召集各征迁小组负责同志开会,听取各小组签约进展情况汇报和碰到的困难,共同研究商议解决对策。据了解,指挥部坚持每日召开征迁工作会,运用“早调度、多总结”的工作模式,各组结合实际,分别汇报每日工作进度,梳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分享先进经验和做法,共同探讨问题解决办法,全力以赴,攻坚克难。

  接下来,项目指挥部将继续坚定信心,如期高质量完成既定征迁任务,推动世界闽南文化博览园建成,进一步完善公共文旅配套,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新体系。同时,丰泽区清源街道将抓住本次项目建设契机,深入挖掘清源独有的文化旅游资源,盘活海丝文化研学营地、清源农场、五一粮库等低效闲置阵地,主动“敲门招商”,策划生成新的旅游消费内容和文化体验项目,推出旅游精品线路,打造清源文化旅游品牌,形成展示“宋元中国·海丝泉州”文化旅游新地标,让游客、市民玩转起来,为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世遗之城、海丝泉州的魅力贡献清源力量。(记者 黄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