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30日电 (吴允杰)30日举行的宁德市委上半年工作会议暨重点项目攻坚推进会披露,上半年宁德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95.45亿元,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85元,增长7.3%,两项指标增幅均居全省第二。

走进“中国食用菌之都”宁德市古田县,一排排光伏菇棚有序排列,顶上发电、棚内种菇,实现了光能和土地集约化、立体化综合利用。
食用菌产业之于古田县,既是强县之基,又是富民之本。为提升食用菌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古田县自2021年起创造性实施菇棚“光伏+”项目,探索实践“县域工厂化+生态种植+绿色能源”融合发展路径。
菇棚“光伏+”作为古田县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产业,有力推动产业转型与生态保护“比翼齐飞”。数据显示,古田县已建设食用菌标准化生产菇棚450间,光伏总装机30.75兆瓦,预计年发电量3174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约2.6万吨;2023年,古田食用菌全产业链总产值达255亿元;“古田银耳”以147.32亿元排名中国食用菌区域品牌价值榜第2位。
不止于古田县,福鼎市大力推动茶产业融合发展,“福鼎白茶”连续14年进入“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霞浦县大力发展海水养殖,“千鲜之城”吸引各地饕客……宁德市巧打地域“特色牌”,因地制宜推动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食用菌、畜牧业、渔业、林竹花卉和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构建形成“一县一业”产业格局,“8+1”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规模突破2300亿元。
同时,2023年以来,宁德市以建设全国乡村振兴样板区为目标,狠抓生产保供给,巩固成果守底线,统筹协调促振兴,“三农”发展形势持续向好。
记者从当天的会议获悉,除农业稳步增长外,宁德市上半年GDP增长1%;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达294.94亿元、增长51.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7.48亿元、增长37.9%,财政两项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一。
分析称,宁德市GDP虽出现回落,但企业生产经营总体正常,除龙头企业产能稳步增长外,传统产业企业产值增长5.5%,一些先行指标、效益指标亦保持良好态势,如:工业用电增长17.3%,公路周转增长11.9%,税收增长62.2%、税性比达87.1%等。
“要理性看待全市上半年经济发展,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宁德市委书记梁伟新表示,要只争朝夕,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冲刺三季度、奋战下半年,为奋力谱写“宁德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称,下半年,宁德将重点抓好经济运行、项目投资、城市建设、民生实事、风险防范等方面工作。宁德市市长张永宁表示,各地各部门要以项目建设攻坚行动为总抓手,增强信心、攻坚克难,尽最大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并为明年工作提供坚实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