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趁热”来到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接受三伏灸治疗。

三伏灸前,医生要先把脉“辨体”。

市民在接受艾箱督脉灸治疗。

市民在接受督脉灸治疗。

图为医生在点燃艾条。

医生在进行“隔姜灸”治疗。

图为医生在准备姜末。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16日电(李南轩 李婷)7月15日,恰逢“三伏天”的“初伏”,福州人“趁热”来到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接受三伏灸治疗。“三伏灸疗法”也称“药物发泡”或“敷贴发泡”,起源于秦汉,创新于现代。该疗法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三伏天里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选择相应穴位进行艾灸加以中药贴敷治疗,以达到预防和治疗多种慢性疾病的目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