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10日电 近日,福建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一行前往福州市罗源县开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谷仓画院和畲族文化展示馆中,实践队队员们深入了解畲族非遗文化和特色文创产品,感受近些年来的民族乡村发展蝶变,开展“青马学员说”和资助政策宣讲活动,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松山围垦是罗源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承载着罗源几代人的梦想与信念,为罗源湾经济开发区和滨海新城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条件。实践队师生通过围垦展示馆内的实物、照片,了解了罗源人民填海造地的奋斗史,深切感受罗源人民“锲而不舍、接续奋斗、敢于胜利”的宝贵围垦精神。
实践队员们调研走访了福港罗源湾码头、华东船厂等四家企业,探寻罗源湾发展建设成就,深刻感受到各大企业用奋斗之桨,撑发展之舟,用心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建设新篇章。

在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罗源(百丈)指挥部旧址,实践队队员们感受先辈们的革命热情与家国担当,延续罗川红色精神,补足精神之钙,接续奋斗、挺膺担当。
党恩传颂,“永远跟党走”融入红色血脉;畲情滋润,民族团结之花愈加芬芳;产业振兴,民族发展迎来无限可能。实践队见证了罗源县民族团结进步、非遗文化传承、产业“多点开花”的崭新局面,奏响了“畲风海韵”品牌大舞台上的“青春之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