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理工大学学子以艺术之力助力乡村振兴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3日电 (记者 吴晟炜)日前,福建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分别赴泉州市德化县、莆田市仙游县开展调研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学习、调研设计,发挥专业特长,青春助力非遗传承,以艺术之力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师生听取古建筑活化利用知识。
图为实践团师生听取古建筑活化利用知识。

  在德化县,社会实践团队先后走访调研福建省“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顺美陶瓷文化世界、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陈明良艺术馆、德化曾坂村中华姓氏德化白瓷艺术馆等德化县陶瓷非遗技艺场馆,参观学习、探访调研,重走瓷帮古道和倾听当地手艺人讲解瓷帮文化和烧瓷过程,感受浓厚的德化陶瓷非遗技艺,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要积极传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文化自信于根、守文化传承于心、践文化创新于行。

  近年来,德化县高阳村注重乡村文旅产业发展,除了打造特色柴烧文化外,还建设摄影基地、茶咖小院、采摘果园等文娱设施,吸引了一定游客。实践团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当地文旅业态仍存在现有文旅项目未高度激活、村庄景观点零散未形成集聚效应、乡村闲置空间未得到较好活化利用、文旅创意产品开发运营不足等短板。对此,实践队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展开深入调研和探讨,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乡村闲置空间进行活化利用探索和数据采集,为后续协助高阳村打造“院外有田园,田中有艺术,艺术中见传承,传承中享乐趣”提供资料与数据支撑。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象星村传统民居修缮现场。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象星村传统民居修缮现场。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们对村落文旅建设和当地陶瓷非遗保护与发展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实践团队员刘庄岽帅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将立足于设计学专业知识,为乡村文旅乡村振兴提出青年思路,作出青春贡献。

  在仙游县菜溪乡象星村,实践团成员实地调研了传统民居修缮情况,他们对古民居外立面与内部构造进行了踩点、勘察与测量工作,参与传统民居保护工作。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结合象星村的乡村文化特色,为其打造个性品牌形象,助力象星村农产品经济发展,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调研实践中也有了用武之地。

  图为实践团调研高阳村村情。
图为实践团调研高阳村村情。

  产品设计专业的郑余杰表示,在今后的学习中,将会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紧密的与实际相结合,以青春澎湃的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把青春写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新征程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