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小海马大产业 惠安台资企业孕育富民产业

  昔日作为高端食补的海马,如今成为致富的“新宝马”。

  位于惠安崇武大岞村的倍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是一家水产养殖、水产苗种生产的台资企业,自从公司去年引进海马养殖之后,短时间内“小海马”化身为公司的主打产业。

  近日,记者走进倍立水产的养殖基地,清澈的海水池中,一尾尾海马悠然游动。海马是一种近陆浅海小型鱼类,因其头部酷似马头而得名。

成年的膨腹海马个体。 东南网记者 杜志鑫 摄
成年的膨腹海马个体。 东南网记者 杜志鑫 摄

  “养殖海马,比照看小孩还费心。”公司负责人冯少贻介绍,海马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其药用价值更是与人参齐名,但养殖难度大,目前他们专注于线纹海马和膨腹海马的养殖。

  为此,倍立水产在养殖技术层面加大投入,凭借福建水产研究所郑乐云教授的技术指导,实现夏冬交叉养殖,显著提高了惠安地区海马产量与品质。其中,在惠安台创园的引导下,先后与集美大学、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携手合作,组建了海马养殖技术团队,实现海马的人工繁育以及养殖规模化。

成年的膨腹海马个体。 东南网记者 杜志鑫 摄
成年的膨腹海马个体。 东南网记者 杜志鑫 摄

  目前倍立水产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拥有82个养殖池,年养殖量达250万条,育苗800万条。从育苗到干制品,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已初具规模,预计公司今年产值将突破6千万元。

  “一条育苗八毛钱,长成后可卖上百块,现在养海马,可以说我们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一是这里的海洋资源和气候条件有天然优势,二是政府和高校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专业培训支持,也在无形中推动企业积极性。”冯少贻说,公司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在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日趋成熟的条件下,他们将以“公司+养殖户”的发展方式,推动周边地区海马育繁养一体化发展,助推海马养殖成为当地的富民产业。

  据惠安台创园负责人介绍,惠安对台资企业给予了优厚的政策扶持,从用地、用海、用电、融资等方面制定“惠二十条”优惠措施,包括每年的新项目扶持补贴可达总投资额50%,封顶200万元,助力更多的台资企业在惠安创业发展。(记者 杜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