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6月25日电(雷津慧)6月24日至26日,福建省福安市举办坦洋村党建联系点建立35周年暨2024年福安市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与会人员走进溪柄镇溪柄村、坂中乡坑下村、上白石镇白石坂村等地,实地感受35年来福安人民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持续深化拓展党建联系点制度,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福安路径”。
“今年5月,白石坂新品种早熟桃上市,与福安本地水蜜桃产期形成互补,市场反应良好,价格优势明显,初步统计早熟桃销售收入已达32万元左右,预计全年总收入可达70万元。”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白石坂村省派驻村第一书记、福安市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陈玉真说,从原来的低产无收到如今的硕果累累,心中有道不尽的喜悦和自豪。
这只是福安近年来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35年来,福安广大干部群众持续用好“党建联系点制度”这一“传家宝”,地区生产总值从1988年的3.53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835.64亿元,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市)并蝉联第八位。今年一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3.4亿元、增长13.2%,位列宁德第一。
多上几个大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福安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青拓集团跃升为世界单体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及精深加工基地,成为宁德第二个产值超两千亿元产业集群,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今年1月至5月,全产业链完成产值1053亿元,全年有望实现2800亿元目标,湾坞实现从偏远小渔村到千亿小镇的华丽转变,完成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
坚持“念好‘山海经’、走好特色路、建设样板区”,福安始终牢记“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的殷切嘱托,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五大振兴”,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福安成功打造国家现代农业化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2+N”特色农业全产业链产值超185亿元;持续推动以“坦洋工夫”为代表的茶产业全链条发展、全方位提升,奋力打造“三茶”统筹发展示范区,2023年全市毛茶产量2.81万吨,产值22.5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120亿元,坦洋工夫品牌价值达46.41亿元。
福安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努力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取得新进展,生动诠释基层联系点制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真谛。2023年,全市民生支出56亿元,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39件、城乡品质提升项目113个,福安大剧院、奥体中心、一中新校区、栖云大桥等一批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不断绘就多彩斑斓的民生新画卷。
未来,福安将加强培育打造“全家福安”党建品牌,进一步巩固拓展党建联系点制度“福安实践”的广度、深度、精度,让这一“传家宝”在韩城大地上焕发无穷的生机与活力,为实现“五福新城、全家福安”发展目标,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宁德篇章”作出更大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