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在“小标的”中守护“大民生”

  中新网福建新闻6月12日电(范水沿 陈颖诺)2024年以来,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法院紧紧围绕抓实抓好执行领域“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积极贯彻能动司法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重点选取涉民营企业及小标的执行案件,扎实开展“小标的 大民生”专项执行行动,同时关注“终本清仓”,不断推动执行工作提质增效。

  公安联动,多年欠款一日还

  “三十多年了,我原以为这个钱再也拿不回来了,真的感谢你们帮助我了却了这桩心事!”80岁的游某露出欣慰的笑容。

  2001年,法院判决李某归还游某借款2000元及相应利息,但因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且未找到被执行人下落,经过多次恢复执行仍然未果。多年来,执行法官从未停止对被执行人的调查,但被执行人除了在电话中表示无力还款外,始终不愿意现身。

  2024年,在申请人再次申请恢复执行后,顺昌法院联合县公安局启动执行联动机制,通过人脸识别系统查询李某活动轨迹,精准确定被执行人身份信息,并与公安联合行动拘传李某。

  谈话中,执行法官耐心地向被执行人释法明理,告知其拒不履行责任的严重后果以及被纳入失信人员名单后的不利影响。被执行人李某深受触动,当天即筹集6200元一次性偿还游某,三十年执行积案得以顺利执结。

  司法拘传,入乡进村促和解

  “法官,我看到被执行人回老家了,你们快来!”2021年,一起执行标的为26350元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穷尽财产查控措施,仍未发现被执行人下落及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终本。

  案件虽程序性终本,但执行工作并没有止歇。这天,执行法官在接到申请执行人电话后立刻驱车赶往被执行人王某位于某偏远乡村的老家,将正在准备外逃的王某拘传至司法所。

  “如果你还是拒不履行,我们将采取强制措施对你进行司法拘留。”面对态度强硬且仍拒不履行还款义务的被执行人,法官严肃的告知其拒不履行责任的严重后果,阐明被纳入失信人员名单的不利影响。

  迫于司法强制措施威慑,王某积极联系家属先行还款5000元,并在执行法官的主持下就剩余欠款与申请人达成执行和解。

  查封拍卖,维护诚信显威力

  “谢谢你们,这笔钱至少暂时缓解了目前公司经营困难的局面。”2021年6月起,乙公司陆续从甲公司采购石粉、机制沙等材料,但却拖欠货款长时间未还。后经法院主持调解仍拒不履行归还货款义务,案件陷入僵局。

  执行过程中,申请执行人甲公司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乙公司存放于顺昌县大干镇某村的地磅、变压器、钢梁等财产的线索,希望尽快拿回款项维持周转。经核查,执行干警依法对以上资产进行查封,同时紧锣密鼓地展开司法拍卖工作。

  “甲公司作为债权人面临着资金困难的问题,我们有义务采取强制措施来维护其合法权益。”5月2日,上述财产拍卖成交,执行干警将拍卖所得金额45184元转账给甲公司,案件终于向前迈进一步。

  标的虽小,民生事大。本次专项执行行动共依法拘传17人、拘留3人、限制高消费387人、列入失信名单126人,共立恢复案件438件、执行完毕220件,执行到位5万元以下小标的案件229件计1742.8万元。

  据介绍,顺昌法院将继续坚持“如我在执”理念,聚焦涉民生等重点案件,进一步加大执行工作力度,以执行的“强度”保障民生的“温度”,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努力在 “小标的”案件中,展现为民司法的“大情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