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让闽都好家风浸润寻常百姓家

  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11日电 近年来,福州市各级妇联组织以“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为总抓手,积极整合部门资源,强化使命担当,精心组织开展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故事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推动家庭文明新风尚充盈千家万户,为谱写新时代有福之州新篇章凝聚“家”力量。

  培育基地 自上而下成风尚

  在全省妇联系统中打造了首个以“家文化”为主题的新时代家风传习中心,形成以“传习中心”为龙头,打造出融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家风教育等为一体的一县一品“红色线路”12条,培育“榕树下”新时代家风志愿小讲解员300余名,“最美家庭”志愿宣讲员80余名,每年带动党员干部、家庭成员、青年开展党性教育、党史教育、家风教育、廉政教育、家庭教育200余场次,年均服务15000余人次。

  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积极培育家风家训教育基地,精心组织开展“传红色家风、扬家国情怀”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打造了富有地域特色的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馆、中国船政家风家训馆、螺洲陈氏家风家训馆、魏杰家风馆、畲族家风家训馆等家风家教基地230个,在当地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与此同时,各级妇联组织还在省市文明村开展家风家训进祖屋、进祠堂活动,以发掘宗祠文化带动村镇家风建设,打造各地富有特色的姓氏宗祠的家风文化,让优秀的家风家训、族史发扬传承光大。

  榜样引领 向善向美成氛围

  坚持提升小家庭素养和服务社会大家庭并举,激发基层德治能量。近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联合相关部门在城乡社区共举办“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廉洁家庭”故事分享会、宣讲会、家风家训展示评议会等2万余场次,晒出家庭幸福照30万余张,产生各级最美家庭3.5万余户,星级文明户1.05万户,亮出好家风好家训6万余条。建立礼遇先进家庭激励机制,把全市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纳入“茉莉分”信用积分体系,享受相应信用积分;在全省率先推出以“福”为主题的“家庭五福卡”,为近400户省级及以上先进家庭提供“健康福”“关爱福”“喜乐福”“敬业福”“书香福”等礼遇服务项目,进一步营造“德者有誉、德者受尊、德者有得”的鲜明价值导向。

  注重宣教 春风化雨润闽都

  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引领广大农村家庭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忠厚传家,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移风易俗活动1万余场次,移风易俗节约下来的资金捐助公益事业超过2亿元。扎实推进“姐妹乡伴·美丽庭院”和“绿色家庭”创建工作,涌现县级及以上美丽庭院示范户2万余户,创建各级绿色家庭5万余户。

  在全社会持续性、全方位、多形式地营造“德润闽都·美在家庭”,通过常态化举办“茉莉姐姐”家风讲堂、家风动车校园(社区)行、听妈妈讲家风故事、最美家庭故事分享会、“幸福之城·让爱回家”原创音乐会、“悦读家·幸福城”展演活动和“激荡家国情”好家风巡讲活动等,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小故事阐述大道理,让“美德”之力化无形为有形,让家庭文明之花在万千家庭争相绽放。

  发挥优势 优良家风飘两岸

  “淡江水接闽江水,龟山云接鼓山云”,福州与台湾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是祖国大陆离台湾最近的省会中心城市,也是著名的台胞祖籍地。近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先行先试,充分挖掘福州与台湾“五缘”优势,以传承海峡两岸优良家风家训家教为切入点,因地制宜组织两岸家庭开展亲子文化寻根、亲子夏冬令营、榕台儿童庆“六一”联欢会、两岸家庭联欢会、寻找富有福州和台湾特色的“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等家庭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推动福州和台湾百余户爱心家庭结对联谊,促进两岸家庭在互学互鉴中增进情感融合、心灵契合,让两岸一家亲的民族认同代代相传,为两岸和平发展不断积累正能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