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民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福建是制造业大省、民营经济大省,正在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福地。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升级的主体,理应成为福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

  培育壮大科技新动能。民营企业离市场最近,对市场感觉敏锐,创新愿望强,创新动力足。福建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省七成以上的科技创新成果,全省3100多家科技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90%以上,民营企业牵头设立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7家,占比达86.9%。只有发挥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策源优势,使其在创新中当先锋、唱主角、挑大梁,才能更好地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引领带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关键是做大做强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竞争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支持民营企业打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共同体,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科技研发投入激励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打造高能级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推行“揭榜挂帅”“赛马”等新型管理制度,促进更多技术创新在企业开枝散叶,让更多“科研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技术为主要突破口的新技术革命,将从蓄势待发进入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酝酿全球创新格局重大调整。未来产业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价值高端、前景广阔等特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空间。近年来,我省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生态加速形成,打造了宁德时代、京东方等一批世界灯塔企业、全球绿色黑灯企业,去年培育遴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企业350家,其中“独角兽”企业10家、“未来独角兽”企业87家、“瞪羚”企业253家。要准确洞察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变趋势,牢牢把握国家和我省产业政策导向,立足自身发展基础,及早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研发模式、生产方式、业务模式、组织结构等全面革新,厚植在价值链中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以产业持续迭代升级打造新增长引擎。

  实现传统产业新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既有“从无到有”的新兴产业的建构,也有既有产业“从有到优”的颠覆和重构。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在产业链供应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我省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精”问题比较突出,低端供给过剩和高端供给不足并存,产业基础不牢、要素成本上升等短板日益凸显,也意味着拥有巨大的转型升级空间。近年来,我省通过政策引领、数字诊断、典型引路、示范推广、转型服务等一系列举措,有力增强了企业“智改数转”的决心和信心。去年,福州、厦门获评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有效推动纺织、电子、医药等细分行业1100多家中小企业实现“集群式”转型。要持续精准发力,引导民营企业牢固树立做百年老店意识,聚焦主业、深耕实业,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通过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等,推动企业“老树发新芽”。

  登高望远,谋篇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福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们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立足福建民营经济发轫地的重要基础,深入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着力发挥好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作用,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