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四县区联合保护开发闽江

  中新网福建新闻1月30日电 (张丽君 林芳 陈强)连日来,“闽江母亲河·千年航运兴”大武夷系列行动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举行,200余人出席活动。

  活动期间,福建省闽清县、古田县、尤溪县、延平区四县(区)发布闽江保护与开发联合宣言,成立大武夷“闽江旅游”联盟,开展“共饮一江水·共抓大保护”环闽江联合行动,举办闽江保护与开发研讨沙龙、南平临港产业招商推介会等活动。

  图为闽江旅游联盟成立。 彭子恒 摄
图为闽江旅游联盟成立。 彭子恒 摄

  闽西北地处山区,早年间陆路交通不便。作为福建省内最大的河流,闽江穿越而过,成为福建山海相连的“黄金通道”。最高峰时,闽江航运物资交通量占到福建省的60%。但是近20年来,因为闸坝建设、水文条件改变和河床水位下切等影响,闽江航道几度遭遇“断航之痛”。恢复闽江航运成了很多人的期盼。

  2015年,福建投资27.18亿元,启动闽江复航工程建设。2022年12月18日,福建省内河重要港口南平港开港。这标志着时隔近20年闽江干流恢复通航,也拉开了福建集装箱江海联运序幕。

  图为南平港。 中新网记者 张丽君 摄
图为南平港。 中新网记者 张丽君 摄

  “新港通航之后,我们可以通过新港将货物经过马尾港,以后辐射到整个中国沿海地区,极大降低了我们的物流成本,提高我们勇锋科技的竞争力。”福建省勇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俞培勇说。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裴志勇介绍了闽江干流江海直达标准船型研究课题,为闽江航道实现通江达海提供高端智库支持。2023年2月,南平港实现集装箱班轮航线常态化运营;8月,两艘500吨级集装箱货船实现双向对开、满负荷运行,班轮航次和运输量增长明显,出现“货等船”。复航首年,南平港货物吞吐量近5万吨。

  面对持续增加的运力需求,南平投资5艘千吨级货船。“闽江1号”与“闽江2号”货船在2024年1月成功下水。

  相关人士称,闽江航道复航、打开了山门,南平港建成、开辟了出海通道和发展新路,闽江航运经济带将逐步形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