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月26日电(杨巧兰) “这个音乐舞台的天花板是我参与设计的香樟木天花板,它可以反响声音,让音乐听起来更宏亮更立体。”刘子甫,这位衣着质朴,青丝夹白发,却浑身散发着随性、自由气息的音乐总监,为我们随手弹了几下钢琴后,指着天花板说道。
刘子甫从小于教会获得音乐启蒙,1985 年考取东吴大学音乐系,师从庄思远老师。1992 年前往美国波士顿大学攻读法国号演奏硕士。1994 年获得硕士学位后返台,返台后任教于中正高中、金陵女中、新庄国小管乐队指挥。在关渡基督书院、中国海专、台南大学兼任讲师。2021年担任仰声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关于刘子甫的经历可能一张纸都说不完。
“连接点”上的交响
为什么选择来漳州开发区定居呢?这是我们最大的疑问。今年3月,刘子甫正式将他的音乐之旅带到了漳州开发区,选择这里作为新的演出和定居点。“这里离漳州市区很近,离厦门也很近,对于我来说就像一个‘连接点’,也就是交通很便利。譬如说我今天要去广州,也只要三四个小时,到哪都会很快很方便。”刘子甫一边为我们端来亲自泡的咖啡,一边亲蔼地讲述选择来漳州开发区定居的原因。


2022年,仰声交响乐团因疫情困在的漳浦花都某小区,疫情的蔓延使得小区不得不采取封闭措施,许多人因此选择离开。然而,对于他和他的乐团来说,这二十多天的隔离生活却意外地成为了一段无忧无虑,任音乐自由流淌的时光。
“我们不用担心练习时的声音会打扰到邻居,这也让我们意识到,一个繁华的城市中心,或许并不是我们落脚的理想之地。相反,这个介于繁荣和幽静之间的港口城市,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刘子甫说。

在漳州港,他们可以尽情地创作,无需担心外界的纷扰。漳州港的宁静与包容,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既能享受城市便利又能保持艺术创作纯粹性的完美平衡点。这段经历不仅加深了他对漳州港的向往,也让他坚信,这里将是他们音乐生涯的另一个新起点。
在热爱中寻找美好
音乐作为刘子甫生命中的热爱,却是他“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业。在谈及自己选择音乐作为事业时,他质朴而真挚地说道:“我只是纯粹地喜欢音乐,并非刻意为之,当我发现能够通过音乐与他人分享美好,并能以此为生时,它便顺其自然地成为了我的事业。”因此,即便他中途开过咖啡厅、西餐厅,也会最终回归音乐本职,“我总是把做音乐的收入全都‘败在’这些兴趣上,还是见好就收吧!”他幽默地评价自己。
对于分享美好这件事,刘子甫谈到了去年12月,仰声交响乐团带着音乐走进福清老人院的经历。对于这些平日里鲜有机会接触高雅音乐艺术的老人来说,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体验。在这次表演中,老人们不仅感受到了交响乐的震撼,更在音乐中找到了共鸣和慰藉。那次的表演给刘子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发觉到音乐能够为不同年龄和背景的人们带来同样的力量和感动。
音乐之路的人文探索
在漳州开发区,这位音乐家正以全新的视角和规划,期待将自己的音乐带入一个充满潜力的“新天地”。定居漳州的十个多月以来,他已逐步融入这里。
他时常和卓歧村社的“钓鱼王”聊本土故事,和芯云谷无忧酒吧的老板聊未来发展,和摄影师西寺聊漳州港的美景....。。一来二去,刘子甫对漳州港的人文特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希望将漳州港的文化特色与自己的音乐相结合,以此作为对本地文化的一种传承、学习和弘扬,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漳州港的文化多样性增添新的活力。
如今,作为新漳州港人的他,正在重新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乐团发展。“在漳州港我们可能会经营一些‘小众音乐’,以古典音乐为基础,融入流行音乐,甚至本地音乐的元素。”他说,这种多元融合的新尝试,将为他的音乐之旅开启新的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