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精准管理 审判质效有高度

  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27日电(陈静辉)2023年以来,福清法院紧扣“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优化运行“一小组一督导一管控双考核”机制,牢牢抓住审判工作质效提升这个牛鼻子,坚持质量优先、兼顾效率、重视效果,实现“督办到案、责任到人”,案件质量、效率、效果等各项审判质效指标呈增益效果。

  立足一个“准”字 提升审判管理效能

  凝聚督导合力,建立每周院长办公会议听取审执质效工作分析制度,院长亲自抓、抓方向,分管院领导协助抓、抓具体,部门领导精细抓、抓落实,加强对数据异常部门和审判条线的监管,审执工作督导领导小组每月下沉督导2次;释放办案潜力,秉持全院全员“一盘棋”理念,实时开展人员、案件统筹调配工作,调配干警16人次、分流案件1207件。明晰各办案团队、办案人员承办的案件类型及数量,员额法官人均结案277.3件,同比上升3.9%;规范绩效考核,秉持全院全员“一盘棋”理念,实时开展人员、案件统筹调配工作,调配干警16人次、分流案件1207件。明晰各办案团队、办案人员承办的案件类型及数量,员额法官人均结案277.3件,同比上升3.9%。

  着眼一个“细”字 提增案件办理质量

  统一裁判尺度,统一民间借贷23个法律问题裁判意见,压实上诉案件承办法官跟踪二审、沟通释明责任,健全“类案和关联案件强制检索、专业法官会议凝聚共识、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运行模式,一审裁判发改率3.1%,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紧盯“重点案件”,全面落实司法审判责任制,严格执行涉群体性纠纷、涉众型犯罪等12类“重点案件”院庭长监管制度,明晰管理职责、边界、流程,确保敢监管、愿监管、善监管,推动85件院庭长监管案件依法公正高效办理;严格案件评查,从“办完案”向“办好案”的精品意识转变,扎实开展案件日常抽评、重点细评、专项互评,评查各类案件653件,全面检视案件办理程序、文书制作、裁判结果等“全生命周期”,以评查抓整改、促提升。

  强化一个“快”字,提高案件办理效率

  缩短鉴定耗时,开辟道交纠纷诉前鉴定专窗,引导诉前鉴定149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59.2天。诉中鉴定由审判部门联合综合办加强与鉴定机构联系沟通,督促办理,平均鉴定天数12天,无鉴定时长超60天案件;创新督导形式,借助“清风”系统实时监管案件办理流程,严格落实五级职责,加大专项督察和日常督察力度,做到案件督办常态化、风险提示早处置、核查监管全闭环,处置旧案办结节点超期预警1.7万个;分级督促办理,深化“防新增、拔钉子、建制度”行动,实行各部门负责人至院长分级督办未结案件模式,长期未结诉讼执行案件清零,各类案件平均结案时间37.7天,同比缩短6.3天,审限内结案率98.7%,位居全省第一。

  狠抓一个“实”字 提振案件办理效果

  抓好服判息诉,通过释明法律法规、提供类案裁判文书等形式,加强全流程诉讼风险提示,抓好案件办理程序的适用、转化和实体的证据采信、事实认定等释法说理答疑,着力提高裁判的可接受性,一审服判息诉率90.2%,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落实“有信必复”,完善来信来访、线上信访等一体化接访网络,优化执行信访接待窗口建设,健全信访事项约访下访、督办回访等机制,建立信访答复内容层报审核制度,办复群众来信来访382件,办结信访老案积案32件。用好司法建议,完善来信来访、线上信访等一体化接访网络,优化执行信访接待窗口建设,健全信访事项约访下访、督办回访等机制,建立信访答复内容层报审核制度,办复群众来信来访382件,办结信访老案积案32件。

  下一步,福清法院将深刻把握关键在理念转变、科学管理、关键少数等“三个关键”,扎实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答好“公正与效率”问卷,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