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诏安法院深耕诉源治理 答好新时代 “司法为民”卷

  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13日电(江英凤 沈子凌)诏安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党政领导的“144”诉源治理模式,全方位整合解纷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解纷服务。2022年来,诏安县诉源治理四个层级共受理各类诉求3411件,化解率79.68%。诏安法院新收审判类诉源案件3862件,同比下降5.41%,连续两年下降,万人成讼率长期保持在全省低位。

  县委县政府连续两年出台文件,就加强诉源治理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并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诉源治理领导小组。建立全国首个县级党政领导诉源治理中心,划拨工作经费,支持诉源治理中心建设及各项工作开展。

  压实基层治理责任,根据县乡村三级不同定位,推动设立县级诉源治理中心、法院分中心、乡镇工作室、村居治理点。2021年诉源治理县委红头文件明确职责分工,由中心统一纳管,分中心、工作室、治理点加强协作,联合开展现场协调、分类化解、综合反馈等工作,确保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结合行业职责和各自领域风险点,抓好行业内高发易发矛盾纠纷的重点整治。建立信息共享、业务协同、诉非联动工作机制,成立金融、道路交通事故等诉源治理工作室6个,高效化解类型化纠纷436件。

  充分借鉴诏安县“倾听群众诉求”典型经验做法,指导规范化建设各层级群众接待窗口。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一窗受理、一站办理群众纠纷化解、涉诉信访、法律咨询等事务。

  选派15名法官挂钩对接辖区乡镇,搭建“非诉调解+司法确认”平台,畅通司法确认通道,推进矛盾纠纷高效化解。结合调解平台“三进”活动,为乡镇、村居提供线上调解指导和司法确认587件次,有效减轻群众诉累。

  建立智慧指挥平台,集合中心指挥、线上调解、联合调处等功能为一体,将工作触角延伸至各村居,畅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研发诉源治理APP,便利各层级线上解纷,切实提升解纷效率。

  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明确“提高非诉调解成功率、降低万人成讼率”等主要目标,重点抓住“人民调解、公调对接、诉前调解、信访化解”4项指标,推动上述指标列入综治、绩效、平安建设、依法治县年终考核。

  树牢“年度与日常齐抓、结果与过程并重”导向,推动县委政法委定期组织开展督查指导,坚持月考核、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落实“一案一册”“一村一台账”“一案一评议”“一月一评比”四项机制,进一步激发治理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加强对诉讼高发领域、新类型纠纷、涉诉信访案件,以及社会治理动态和热点问题的态势研判,深入剖析行业问题、类型化案件底层原因,及时甄别涉稳敏感信息。近年来发出司法建议21份,回复率85.71%,为党委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