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第三届国际黄檗禅论坛召开 冀文化促民间友好交流


  【解说】第三届国际黄檗禅论坛10月20日在福建省福清市举行。海内外黄檗禅文化研究专家学者、黄檗法脉代表及佛教嘉宾百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索黄檗禅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解说】福建福清是日本黄檗宗创宗祖师隐元禅师的家乡,以隐元禅师为代表的黄檗禅文化被称为“中日交流史上的明珠”。明末清初,黄檗山万福寺住持隐元禅师应邀率众东渡日本、创建京都黄檗山万福寺,不仅把黄檗禅远播东邻、开创了日本禅宗三大派之一的黄檗宗,还带去了思想、建筑、雕刻、语言、音乐、书法、绘画、篆刻、茶道、饮食、医药等中华文化和先进科学,对江户时期的日本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隐元禅师东渡日本之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福清黄檗禅僧东渡不断,其中有17位应邀担任京都黄檗山万福寺的住持。福清黄檗山万福寺因此成为日本黄檗宗祖庭,被日本尊为“古黄檗”。

  【同期】福建福清黄檗山万福寺住持 福建省黄檗禅文化研究院院长 定明法师

  “海上丝绸之路”从唐代到两宋到明清也是有1000多年的传统,特别是明清以来,福建文化与周边国家与整个世界文明的互践,黄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纽带,呈现具有中华文化底蕴的具有创新性,具有持续性,具有和平性的这种文化特性。这个文化它有利于我们传承中华文化向国际传播的这种和平包容和创新的特点。

  【解说】本届论坛以“天下黄檗•千载胜因”为主题,除了主旨演讲外,还设有六场分组讨论。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黄檗禅思想、黄檗禅法脉、黄檗与东亚佛教制度、黄檗与中日佛教文化交流、黄檗诗文、黄檗与东西文明对话六个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对黄檗禅文化进行了多层次的探讨和深入的交流。

  【同期】台湾成功大学助理教授 刘家幸

  因为我是文学出身的,所以我还是从一个文学角度去看,这个黄檗宗在日本的发展,对于就是日本当时候江户时期的这些居士或者是僧人,他们产生了哪一些影响,进而是如何影响到江户文化的发展。希望就是这次来参加这个会议可以跟大家有多一点交流。

  【解说】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孙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掘黄檗禅文化积淀,以此为纽带,能进一步增进中日两国民众之间相互理解和友好感情。

  【同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 孙晓

  禅宗是和中国文化结合最紧密的佛教文化,而在禅宗中呢最大的宗派就是临济宗,而临济宗出自哪呢,就是出自黄檗,所以说我们可以知道这个黄檗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在日本的很多佛教宗派中,黄檗宗占的比例非常大,日本的这些佛教信仰的这种信众,对中国对中华文化有一种很特殊的感情,这恰恰是中日友好的一个非常厚实的,应该发掘的这种民间文化的一个基础。

  【解说】当天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黄檗讲堂”揭牌仪式及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同期】福建福清黄檗山万福寺住持、福建省黄檗禅文化研究院院长 定明法师

  黄檗文化的这种研究和推广,我们实际上是需要有研究人才的前提,才有可能去助力文化的传播和文化的复兴。那这两个机构的落地也为黄檗山万福寺未来深入研究黄檗文化,梳理黄檗国际法脉,将会起到非常有力的助力。

  记者 吴晟炜 福建福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