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第三届国际黄檗禅论坛在福建福清举行 中外专家学者热议黄檗文化国际传播

  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20日电 (叶秋云 龙敏)10月20日,第三届国际黄檗禅论坛在福建福清启幕,来自中国、印尼、马来西亚、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黄檗禅文化研究专家学者、黄檗法脉代表齐聚,围绕黄檗与东亚佛教制度研究、黄檗与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研究、黄檗与东西文明对话等主题进行多层次的探讨和交流。

  10月20日,第三届国际黄檗禅论坛在福建福清启幕。 中新网记者 张斌 摄
10月20日,第三届国际黄檗禅论坛在福建福清启幕。 中新网记者 张斌 摄

  福建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黄檗文化的发源地,历来对外交流交往频繁,与各国结下了深厚友谊。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阮诗玮在讲话中说,期待进一步开展多方位、深层次、宽视角的交流研讨,积极为黄檗文化建设献言献策,充分展示黄檗文化独特魅力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为优秀文化赓续辉煌、守正创新、多元共存、和合共生贡献智慧和力量。

  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厅长兰明尚在致辞中表示,隐元禅师是中日佛教的一代宗师,是中日交流的光明使者,以他为代表的黄檗文化成了“中日交流史上的明珠”,为中日友好交流互鉴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希望福建省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加强海内外宗教交流,推动中华文化传播,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为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海法师认为,国际黄檗禅论坛是在国际范围内共同探讨交流黄檗文化和学术的重要平台。本次论坛的举办必将促进中日两黄檗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黄檗法脉之间的务实合作、交流互鉴和文化弘扬,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推动黄檗文化在国际学术和文化领域取得新的发展。

  10月20日,第三届国际黄檗禅论坛在福建福清黄檗山万福寺举行纪念法会。 中新网记者 张斌 摄
10月20日,第三届国际黄檗禅论坛在福建福清黄檗山万福寺举行纪念法会。 中新网记者 张斌 摄

  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孙晓透露,近三年来,福建黄檗山万福寺法师和研究人员深入走访70余家日本各宗派寺院,以“黄檗”为核心,面对面与日方交流互动,进一步增进了民众之间相互理解和友好感情。

  “隐元禅师为我们创造了友好交流的因缘,传承发展黄檗文化是我们的使命,愿同福建携手促进中日各领域友好交流。”日本黄檗宗管长近藤博道说。

  10月20日,第三届国际黄檗禅论坛举行,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教学实践基地”揭牌。 中新网记者 张斌 摄
10月20日,第三届国际黄檗禅论坛举行,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教学实践基地”揭牌。 中新网记者 张斌 摄

  活动期间,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黄檗讲堂”揭牌仪式与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同期举行。

  10月20日,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黄檗讲堂”揭牌。中新网记者 张斌 摄
10月20日,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黄檗讲堂”揭牌。中新网记者 张斌 摄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张风雷表示,一千二百年来,由福清黄檗山发源的黄檗禅传承不绝,蔚为大观,在中国佛教史、日本佛教史乃至世界佛教文化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书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至今,黄檗文化已传播到东亚、东南亚、欧美等国家与地区,增进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福建福清黄檗山万福寺住持、福建省黄檗禅文化研究院院长定明法师告诉记者,黄檗文化扎根在千年的八闽沃土上,包含“先进文化、科学技术、佛学经义”三大领域的综合性文化形态,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代表。

  来自美国的宏正法师表示,他将总结与借鉴以隐元禅师为首的高僧大德海外弘法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展与其它宗教的友好交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