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11日电(罗贺文)近年来,马尾法院坚持能动司法,主动融入大局,做深做实依法平等保护、靠前履职服务、推动诉源治理等“案内案外”工夫,全力营造安商惠企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共有3项机制先后入选福建自贸试验区创新举措、福建自贸试验区可复制创新成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等,并有1项机制被认定为全国首创,2项全省推广。2021年以来,共办结涉企案件5474件。
擦亮司法护企“三张名片”,能动司法营造法治优环境
“全链条”涉企审执机制名片。主动融入马尾发展,出台《关于为开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立足自贸区区位优势和审判职能特点,创新设立“立审执联破”全链条工作机制,探索“法庭执行+”执行机制改革,运用审执协调配合、靠前督促执行、执转破“2+1”合议庭等创新措施,实现自贸区涉企案件从“单一审判”向“审判+执行+破产”的立体服务衔接,推动涉自贸区案件全阶段高质效推进。自“立审执联破”机制运行以来,共立案受理案件2606件,结案2595件,进入执行747件,执转破17件,化解执行积案159件。该机制入选福建自贸试验区第18批创新举措、省营商办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全省法院“善意文明司法优化营商环境”精品举措,并被省政府列为福建自贸试验区第9批可复制创新成果,在全省推广。
“全聚合”破产处置机制名片。建立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设立破产援助资金100万元,妥善解决管理人在处理“僵尸企业”及其他“无产可破”企业破产过程中经费及报酬问题。与市场监管局、税务局联合出台了《马尾区破产企业司法行政协同改革实施意见》,推行“破产企业司法行政协同改革”机制,实行企业破产案件受理、简单破产案件公司注销、清税办理等事务“一站式”服务,入选福建自贸试验区第19批创新举措,并被认定为全国首创,获得福州中院、区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10家破产企业受惠于此项改革顺利完成了破产相关程序,办结的博大生物工程公司破产和解案、中钢系列关联企业合并破产重整案入选福州法院十大破产典型案例。
“全互通”知识产权保护名片。全力护航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创新发展,依法保障了蓝月亮、云南白药、鸿星尔克、TCL等驰名商标的合法权益,维护了中文在线、福州掌中文学等互联网企业的知识产权,2021年以来共审结知识产权民事案件517件,调撤337件。与榕城海关共建知识产权保全保护“两互两共”机制,即“信息互通、执法互助、信用共管、社会共治”模式,实现从海关保护到司法保护的无缝转换衔接,该机制入选福建自贸区第15批创新举措、第8批可复制创新成果。联合区新闻出版局等部门在全国率先与中国“音集协”建立卡拉OK行业著作权预防和保护“五位一体”合作机制,促进音像著作权行业良性健康发展。审结“达利园”商标侵权案,严厉打击恶意攀附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法保护福建省著名商标合法权益。
优化司法护企“三项举措”,简化流程提增营商新质效
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涉企诉讼主体在“绿色通道”可进行查询咨询、预约法官调解员、递交材料等,将涉企诉前调解案件归口立案庭集中管理,经立案庭对案件甄别分流后将案件指派专职调解员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对部分需要由法官开展专业调解工作的案件安排法官提前介入调解工作。对涉企案件贴注标签,在办理涉企案件过程中实现“优先立案、优先送达、优先调解、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确保立、审、执环节快速运行,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司法服务。完善涉企案件调解渠道,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为支撑,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开展网上调解,线上促进当事人达成调解意见,圆满解决涉企矛盾纠纷,真正实现企业解纷“零跑腿”、“低成本”。
买卖合同集约管理。强化涉企纠纷案件监管和审判态势研判,多次召开营商环境调研会、推进会,围绕营商环境动态监测指标,针对短板弱项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建立买卖合同纠纷专业审判团队,加速关键流程运转,买卖合同纠纷一审独任审判适用率、集约送达率等多项指标达到100%,买卖合同纠纷一审案件平均用时35.66天,执行案件平均用时17.83天,1篇买卖合同案例入选全省法院优秀案例。
善意文明执行暖企。开展涉民企专项执行行动,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通过“活封活扣”、惩戒宽限和发放《自动履行证明书》等信用修复等手段,最大限度维护被执行人的持续生产能力,助力被执行企业“再生回血”。2021年以来共计执行被执行人为民企的案件1500件,占全院执行案件的40.2%,对涉案民企的12部生产设备进行“活封”,辖区多家被执行企业顺利渡过经营难关,生产活动有序恢复,员工足额拿到欠薪,实现了多方共赢的良好成效。
做实司法护企“三个延伸”,精准服务完善涉企细治理
以诉源治理促诉前防治未病。以“抓前端、治未病”为重点,全面推动涉民营企业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实质化解。成立诉非联动中心,与区市场监管局、区工商联合会、区总工会、区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省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等25个群众组织、行业性调解组织、商事调解组织共同构建诉调对接机制,其中涉民营企业司法保障的组织15家。充分发挥司法在涉企纠纷化解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盘活基层力量,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优质、便捷的纠纷解决服务。“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根治欠薪”裁审执联动机制、连心“侨”涉侨司法保护等机制和平台积极发挥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作用,推动全院诉源、执源治理形成合力。2023年以来,马尾法院诉源、执源案件收案情况均低于全省均值,其中执源案件收案同比下降13.57%,诉前调解分流率50.52%,万人成讼率74.45件,优于全省均值。
以司法建议促诉后依法治理。将社会治理的“治”向后延伸,用好司法建议,力争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加强司法大数据分析研判,针对个案审判中发现的企业合规经营、“僵尸企业”清退、物业服务、保险产品冻结处置等风险隐患,向相关部门及企业发出司法建议10条,助力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其中,针对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的“僵尸企业”破产清算问题向福州市税务局发出的司法建议得到采纳,有效地在法院与税务部门之间形成了针对破产清算中“僵尸企业”税务快速注销的联动形态,为后续推出“破产企业司法行政协同”机制奠定了基础。
以普法服务促诉外法治引领。开展“订单式送法”“千名执行干警进千企”等系列活动,调研走访福光、优你康、飞毛腿等辖区多家企业,采取实地走访、调研座谈等方式为企业“把脉问诊”,帮助企业优化管理、纾困解难。2021年以来共计走访民企20余家,提供针对性法律建议30余条,持续助力民企健康有序发展。为辖区企业举办以民法典、劳动用工、企业经营规范、防范职务犯罪等为主题的主题讲座,以实际案例解析《民法典》、《公司法》、《劳动合同法》等重要法律,提高企业学法、用法、知法、懂法意识,降低企业经营的法律风险。结合本地水产品产业聚集优势,与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管局、省冷冻食品协会共同开展水产品买卖纠纷专项普法,为水产品批发中小商户精准服务,为企业打造营商暖环境。
下一步,马尾法院将持续强化政治担当,贯彻平等保护理念,强化司法职能作用,健全司法工作机制,着力延伸司法服务,在依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上出实招、聚合力、增实效,积极营造尊商、重商、安商、扶商的良好氛围,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坚持能动司法,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