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举办的2023年度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在福州落幕。在此次竞赛中,宁德市代表队捷报频传,荣获团体奖一等奖、农药残留组个人一等奖、兽药残留组个人一等奖,包揽此次竞赛全部三块金牌。

近年来,宁德市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做好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全链条监管,通过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为抓手,锚定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狠抓基层监管能力建设、检测能力提升、重点品种监管、追溯赋码管理、抽样监测等重点工作。
目前全市共划定2124个网格、配备188名网格监管人员、2134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协管员,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立体覆盖”的监管格局,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发现问题、应急处置”三种能力,形成了由乡镇到村(社区)再到生产主体的完整、精细、清晰的管理网格。网格化管理体系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结合推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落地落实,有效提升了宁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强化网格赋能,延伸监管触角
横向到边实现监管全覆盖
按照网格化管理“监管全覆盖”要求,通过“线上-线下”双巡查对宁德全市127个乡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推动网格化治理与实际需求更加匹配契合。

聚焦重点品种,实现精准监管。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工作,宁德市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监管效用,根据“全面覆盖、应统尽统”原则,调动全市网格监管员、协管员开展豇豆种植生产情况排查摸底,摸清种植规模、上市时间、病虫害及用药情况。市级汇总摸底情况,建立豇豆种植生产者名录库,纳入450家豇豆生产种植主体,上传福建重点农产品产地追溯数据采集平台记录1009条。
以点带面,突出主体责任。将“排风险 除隐患”专项督导回头看工作列入《宁德市202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要求各地根据《宁德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排风险 除隐患”专项督导的通知》精神,结合通报内容,对问题乡镇存在风险点及整改情况进行复查检查,做到举一反三,在辖区内广泛开展问题排查,督促乡镇落实好属地责任。将专项工作中发现问题的192家在产生产主体列入重点监管名单,重点检查其中即将有产品上市的生产主体产品赋码出证情况,强化跟踪监管、监督抽查,至7月底,全市已抽检该类生产主体84家,结果均合格。
结合线上巡查,再拓监管广度。依托“福建省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系统”(简称“并行系统”)线上巡查优势对全市乡镇网格监管服务机构、生产主体登录、操作“并行系统”,发现及处置问题、生产记录上传、赋码准出情况,农残兽残快检按时序推进、监测品种覆盖面及完成情况进行汇总,对处于上市期的生产主体开展巡查检查,同时要求所在地网格监管员、协管员定期对生产主体生产档案、追溯赋码记录、农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至7月底,宁德市2023年度新增236家生产主体入驻“并行系统”,总数达3950家,其中屠宰企业10家,现场检查生产主体1123家次,累计赋码准出411950批次,较去年同期增加47155批次,增长12.93%。
树牢网格优势,扎实监管基础
纵向到底构筑安全新格局
按照“属地管理、全域覆盖、责任到人”原则,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细化乡镇监管员、村级协管员工作职责与工作规范,增强技能本领,推动检测能力提升,有力促进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再上新台阶。

扎实开展定量监测,做到稳中有进。2022年,全市完成农产品定量监测5936批次,合格率99.6%,其中协助完成省级定量监测抽样1350批次,市、县两级完成定量监测4586批次(其中监督抽查1453批次,占比31.68%),超额完成全年监测任务。对检出的25个批次不合格样品,立即启动快速反应机制,其中监督抽查检出的不合格样品,已按相关规定立案处理。全市快速检测农残、兽残样品98654批次,超原计划2万批次。
组织专题培训,实现知识赋能。为全面提升网格监管员、协管员综合素质,增强多元服务能力,强化基层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桥头堡”作用,宁德市在线上、线下广泛组织开展网格员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方法。通过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培训,切实提升网格监管员、协管员相关理论知识与实操技术。以点带面,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朝专业化转变,达到知识赋能、能力提升的作用。2022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培训班60余场,参与培训人数累计2400人次。
推动能力提升,提高预警能力。宁德市始终把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资源整合、夯实基础作为全方位推进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至2022年10月,全市8个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全部通过省农业农村厅的CATL考核和省市场监管局的CMA认证,全市乡镇陆续更新快检设备94台,技术支撑更加稳固,检测数据更加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