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厦门集美多部门合力破解停车难题 方便市民快捷有序乘地铁

  中新网福建新闻9月22日电(记者 李思源) “非机动车+地铁”,可谓当下最新潮、最健康的出行方式,只是非机动车一旦在地铁口乱停乱放,不仅会造成出入口拥堵,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电动车不仅方便市民出行,更有效缓解了城区交通压力,但乱停乱放、超量停放现象,却是在给城市“添堵”。

各网格各值班组每天定人定岗加强巡查
各网格各值班组每天定人定岗加强巡查

  为解决非机动车辆乱停放的问题,优化地铁口周边非机动车停车秩序,厦门集美区城市管理局杏林中队近期从三方面发力,解决出行难题,打造绿色出行靓丽名片。

杏林中队对非机动车停放区域的乱停放车辆进行规整,对不文明停车行为及时制止。
杏林中队对非机动车停放区域的乱停放车辆进行规整,对不文明停车行为及时制止。

  为实现非机动车有序停放、还道于民的治理目标,杏林中队高度重视群众出行难题,积极协调地铁、园博苑管理处安保、社区志愿者联合行动,规整乱停放非机动车,劝导车主及时“入位”;加强与共享单车、电单车企业沟通、互动,及时调控车辆使用高峰期保障力量,做到“随停随清”,取消部分区域虚拟停车框的设置,进一步规范停车秩序;安排夜市组在早、晚居民出行高峰时段开展密集巡查管控,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整改。

杏林中队积极协调多部门在园博苑地铁站周边现场研究解决方案,划定地铁口专用停放区域
杏林中队积极协调多部门在园博苑地铁站周边现场研究解决方案,划定地铁口专用停放区域

  在前期走访中发现,非机动车的无序停放与停放区域无法满足停放需求有很大关系。在区城管办、区市政园林局、区轨道办、区公路事务中心、杏林街道办全力支持下,中队结合实际情况,设置隔离栏100米,实行“人车分流”;按照“因地制宜、应划尽划”的原则增设停车位;深入挖掘停车资源设置非机动车泊位。

杏林中队陪同街道城管办、设计公司、轨道集团地保办现场规划非机动车场设置
杏林中队陪同街道城管办、设计公司、轨道集团地保办现场规划非机动车场设置

  在区城管办的多方协调下,在杏林街道办、区市政园林局、区轨道办、区公路分局、龙马公司等多部门大力支持下,相关属地单位拿出了红线内部的近500平空间用于建设非机动车停车场地。

  目前,增设的非动车停车空间已经建成并交付使用,可容纳近700余辆非机动车停放,实现了“地铁+非机动车”的无缝衔接和零距离换乘,极大提升市民地铁换乘体验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张贴停放提示单、设置停放指引牌等有效举措,为非机动车有序停放腾出合理的空间;借助“近邻党建”平台,组建“园博苑-杏锦路外执勤联动群”,打通各部门直接沟通渠道,形成日常管理服务无死角,联动协作参与日常管理服务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党建引领下的自治共治德治法治一体化推进。

杏林中队吴侠陪同区城管办、街道城管办现场规划非机动车场设置
杏林中队吴侠陪同区城管办、街道城管办现场规划非机动车场设置

  杏林中队执法队员联合地铁工作人员、园博苑管理处安保人员、社区志愿者共同开展巡查管控,向市民发放文明停车倡议书200余份,呼吁大家将非机动车停放于已划线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同时也在地铁口周边设立违停警示牌10块,全方位告知市民违规停车的法律后果;对于地铁站出入口候客的摩的,中队执法队员将其引导到相应的停车区域;对于不听劝导的及时教育并反馈至交警部门,依法予以查处。城管与地铁、景区、社区有效联动,打破了执法的壁垒,让执法更加高效率,市容更加有序。

  解决非机动车乱停放问题,不仅是城市管理的一部分,更是营造文明城市环境的需求。集美城管将持续加强日常巡查力度开展非机动车乱停放整治,杜绝城市“行路难”,为市民创造一个更加美好、便利的城市生活环境,共建和谐宜居城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