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9月2日电(记者 林玲)对福建省首位无双臂大学生、闽清残联副理事长黄道亮来说,今年的9月1日是十分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开始实施;这一天,他作为残疾人代表参与了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

“振奋人心,备受鼓舞,我只能用着八个字来形容自己的心情。”黄道亮如是说。
黄道亮是福建省首位无双臂大学生。9 岁时,黄道亮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双臂。在亲人的鼓励下,他开始尝试用脚写字,一次又一次练习,脚趾皮慢慢磨破,双腿酸得发抖,但他没有停下。失去双臂一年后,他重新迈进校门。
历经坎坷,黄道亮心中的“大学梦”始终如一。1988年和1989年,他两次参加高考,尽管分数达标,却因身体条件而落榜。
1990年,改变命运的机会终于来了。那年10月,黄道亮成为闽江职业大学中文秘书专业的一名学生。进入大学后,他深深感受到了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心照料。在此期间,他的成绩处于中上水平,思想积极上进,于1993年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从闽江职业大学毕业后,黄道亮被组织安排到闽清县残联工作。29年过去了,他为有难处的残疾人家庭奔走,掏心窝给年轻朋友解“心结”,被很多人当作贴心的“娘家人”。
“我自己是残疾人,更能理解残疾人的需求。此次,作为残疾人代表参加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我比较关注的就是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情况。”黄道亮说。
据了解,近年来,福建在全国率先实行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补贴普惠制,并创新“一户一案、整镇推进”模式,全省实施改造近2万户,实实在在改善了残疾人居家环境,被中国残联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此外,还开展了“畅行城市无障碍 共享美好新福建”等无障碍环境体验系列主题活动,首创建立省政府残工委督促整改无障碍环境问题机制,有力推动全省公共无障碍建设和管理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福建省残联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公布的工作报告指出,下一步,福建将贯彻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推动社会各方面共同发力,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加大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力度,推广“农村整镇推进”“城区整片区推进”模式,推动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从有到优”。扎实推进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不断弥合信息鸿沟、缩小数字差距,帮助残疾人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持续开展公共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推进无障碍环境认证工作。
黄道亮对此表示,我是为一名基层残联工作人员,也是一名残疾人代表。参与此次大会后,我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下一步,我将立足自身工作,呼吁社会各界对残疾人无障碍需求的关注和保护,推动无障碍建设与城市治理有机融合;同时鼓励更多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利用已有的无障碍设施,走出家门,共享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提升残疾人朋友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