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明当地,一年一度的七夕节,是许多孩子们甜蜜的记忆。
最有特色的民俗是蒙学仪式,民间称“做七夕”。凡是当年新入学的学龄儿童的家庭一般都会给孩子“做七夕”。“做七夕”不限于七月初七,从七月初一到初七期间都可以做。

糖塔制作。三元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造型各异的糖塔。三元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七夕蒙学仪式。张凌欣 摄
“做七夕”,外婆会给外孙、外孙女买礼物,其中必定有糖塔。造型精美的“糖塔”,取决于模具的精美和娴熟的熬糖技术,模具选用上等梨木为材料精雕细刻而成,有宝塔、状元郎、公鸡、狮子、笔架、马、小鸟等多种形状,每种造型都与“金榜题名”相关联。“糖塔”寄托着父母、师长对子女后辈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勉励他们勤奋学习、尊敬师长、友爱同学。
据了解,2018年7月,三元区松阳“糖塔”制作技艺入选三明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记者 肖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