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华大学子重走泉榕古道 探寻泉州蔡内村的多元文化

  近日,华侨大学“重走泉榕古道,挖掘多元文化价值——泉榕古道马甲段蔡内,新民二村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蔡内村进行实践考察。

  蔡内村是泉州洛江区马甲镇偏北方的一个行政村。近年来,蔡内村依托自身优势,多维施策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如今的蔡内村以党建文化为引领,依托本地独特地理和文化资源探索,探索乡村文化和经济发展新方向。

实践团成员与蔡内村老书记杜进发(图右)行走在在泉榕古道上。华侨大学 供图
实践团成员与蔡内村老书记杜进发(图右)行走在在泉榕古道上。华侨大学 供图
实践团成员正在了解蔡内村发展情况。华侨大学 供图
实践团成员正在了解蔡内村发展情况。华侨大学 供图

  实践团成员参观拜访了蔡内村乡村振兴展示馆、泉榕古道等处,对蔡内村的具体情况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如果说,蔡内村的村道建设让村庄发展有了新的出路,那么村里的“党建+邻里中心”则是另一重要建设成果。中心通过挖掘村内红色文化资源,发扬家族精神以及孝道传统,实现资源整合、功能融合、力量协同,形成互助互利的便民服务圈。除了长者食堂以外,近年来,蔡内村老人活动中心、便民停车场、篮球场、健身步道、口袋公园等设施也相继建设投用,极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村里的项目之所以推进得如此顺利,离不开乡贤的支持。”由蔡内村老书记杜进发组织成立的蔡内村红色乡贤参事会,累计发动参事会成员52人筹资超3000万元,推动了安全饮水、水库整治、第二中心小学等民生工程建设,并定期召开乡贤座谈会,引导广大乡贤群体在基层治理中主动作为。乡贤作为一支扎根人民的有生力量,正推动着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

  杜进发介绍,目前,蔡内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为蔬菜大棚种植如“蔡内有菜”农业基地项目以及光伏发电、中草药种植、利用电商发展荔枝、龙眼销售等,村内经济情况发展向好,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考察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一边采取了拍照、录音等方式进行记录,一边通过开启抖音直播与路人进行互动,向外传播泉榕古道的独特魅力。

  荔枝采摘和品尝、五百多年的古榕树、清道光御赐而立的“贞孝”牌坊、蔡内村顺济宫……“古道文化+研学”的模式让实践团成员收获满满的同时,也吸引了直播间网友的关注。

  据了解,目前,“泉榕古驿道”文化公园(三期)项目正在建设中,包含名人浮雕、相关配套设施、绿化等。如今,蔡内村正以党建文化为引领,挖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盘活古道、古树、古桥、古牌坊、古宫庙、古驿站遗址,让它们焕发新姿,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张燕 彭若彤 刘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