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收集闽都线面文化,传唱福州人文风情

  近日,由福州英华职业学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福州校友会高校分会组织策划,福州大学硕士生导师王晓宁作曲,主创团队共同作词的原创主题曲《埔前线面情》首发式在福州英华职业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

歌曲创作者福州大学硕士生导师、音乐学博士王晓宁在介绍歌曲。校方供图
歌曲创作者福州大学硕士生导师、音乐学博士王晓宁在介绍歌曲。校方供图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董事长江澜博士在介绍乡村振兴项目立项情况。校方供图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董事长江澜博士在介绍乡村振兴项目立项情况。校方供图

  “清泉井 石臼边 田园缱绻 巧夺天工 似玉帛如金梭…银丝乱 玉簪乱 山寨未眠 进退之间 似穿针如引线 ”……婉转悠扬的旋律正在学术报告厅中回响,这支以表现闽侯县荆溪镇埔前村线面文化和独特的人文风情的原创歌曲《埔前线面情》,除了朗朗上口的旋律和令人耳目一新的主题。词曲背后的故事也同样耀眼。

  歌曲创作者福州大学硕士生导师、音乐学博士王晓宁、福州英华职业学院教育与外语系陈学成老师与会成员分享《埔前线面情》歌词、舞蹈、MV拍摄的创作历程。

  “我喜欢沉浸在声音的世界,相对比于人的视觉画面,悠扬的曲调能带给听众更多的想象空间。仔细聆听,闽侯味的生活场景瞬时浮现眼前,线面香气也似乎丝丝缕缕萦绕在鼻尖,具有极强的福州地域饮食特色。”王晓宁老师说道。

  陈学成老师介绍道:“我们主创团队查阅了大量文献视频,歌词力求编织出制面始祖九天玄女所描绘的“金梭玉帛”“牵丝如缕”的浪漫画面,也为听众翩跹出宋词里“汤饼一杯银丝乱,牵丝如缕玉簪横”的魅力。

  埔前村党支部书记郑成林激动地说道:“埔前村制作线面的历史已近800余年,全村有近两百户人家从事线面制作,线面年产量高达1000多万斤,年产值超1亿元,是福州地区著名的线面产地。专家老师为我们埔前村谱写《埔前线面情》这一歌曲,能够帮助我们村进一步打响打靓“埔前线面”品牌,带动我们村的产品销售和旅游消费,我们对此表示衷心地感谢!”

  首发仪式上,福州英华职业学院董事长江澜博士宣布:将以依托原创主题曲《埔前线面情》打响“埔前线面”品牌知名度为契机,正式立项11个2023年乡村振兴院级技术服务项目。继续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赋能农村产业发展、促进最美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与积极探索。(记者 洪振威 林先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