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反诈直播 教百姓守住“钱袋子”

  中新网福建新闻6月20日电 各位网友上午好,这里是福建华通银行联合福建省反诈中心、福建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福建省信和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中心、平潭综合实验区财政金融局,共同开展《通通都知道,守住“钱袋子”》全媒体直播,我是福建省广电全媒体中心FM987主持人小恐。现在我们直播间所在的位置是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华通银行展位。6月19日,一场生动的反诈宣传直播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华通银行展位上演。

图为《通通都知道,守住“钱袋子”》全媒体直播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图为《通通都知道,守住“钱袋子”》全媒体直播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冒充公检法、虚假征信等10种常见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0%,其中刷单返利类诈骗发案率最高,占发案的三分之一左右,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造成损失的金额最大,占造成损失金额的三分之一左右。”直播间内,泉州市反诈骗中心三级警长白炯昕与福建华通银行征信管理专员郑秀娇化身主播在线解析诈骗套路,向网友普及反诈防骗知识。

  反诈直播间内,平潭财政金融局金融处处长曾冬晖在线答疑了热情网友的提问。对于网友比较关注的非法集资套路,曾冬晖介绍,这类案件的一般作案手法是,在街头向老年人免费发放宣传单或小奖品等,让老年人留下联系方式,然后派工作人员打电话与老年人联系,以免费送礼品、组织旅游等为借口,引诱老年人参加被告公司组织的投资介绍会,进而对老年人进行授课洗脑,诱骗老年人进行投资,再通过老年人之间熟人推荐等方式扩大规模。

  除了上述的一些常见的诈骗方式需要我们小心提防,近期关于“低首付”、“负首付”等楼市促销手段也备受关注,有时我们还会看到“零首付”购房的广告,福建省信和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中心银行调处部主任刘彦慧向大家介绍,这些噱头并非不需要购房者支付首付款,而是采取做高合同价格,或提供垫付资金等手段“帮助”购房者融资支付首付款,看似减少购房支出的表象下,实则会增加购房投入,甚至钱房皆空,存在一定风险。

  期间,直播间点赞量达数千次,并通过发福袋、互动等方式,加强市民金融知识普及,起到了反诈预警和提示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