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宁德市柘荣县检察院发挥检察职能助推矿山“修绿”

  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22日电 近日,宁德市柘荣县人民检察院来到该县首个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安基岗矿山,发现修复后的矿区绿意点点,春意盎然,草地、农作物覆盖了整个矿山周边,昔日乱石堆积、水土流失的状况已不复存在,原本的生态“疮疤”得以逐渐抚平。

  “真的多谢检察官你们了,之前这里到处堆放着杂乱的石头,现在修复治理后,山上开始变绿了,空中的扬尘少了,沟里的水也不再是泥水了,种下的农作物开始发芽了。”在安基岗矿山,一位村民看见检察干警感谢道。

  而看到当初尘土飞扬、乱石堆积的安基岗矿山,恢复到今天满眼青绿的状态,并且成立全县首个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基地”,柘荣县检察院的干警们也无不感慨,他们长达7年的跟踪监督,终于实现了“矿山复绿”,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造福一方的双赢多赢共赢局面。

  据了解,安基岗矿山位于柘荣县东源乡鸳鸯头村万亩草场风景区边,2012年开采至2015年停产,矿山开采的饰面用凝灰岩块石均堆放于矿山道路两侧及露天采区内,大量剥离土石及坑洞,造成矿区植被严重破坏,且原业主拒不履行治理义务,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停滞不前。

  2016年,柘荣县检察院在专项监督活动中发现这一情况后,针对安基岗矿山等单位缴纳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但未根据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完成治理工作,实行边开采边治理,向柘荣县自然资源局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加强对矿山治理情况行政执法,督促矿山业主继续完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达到“矿山复绿”目的。

  随后,为全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2020年柘荣县检察院与县自然资源局签订《建立自然资源行政执法与行政检察相衔接工作机制的意见》,建立协作长效机制,并督促其制定《柘荣县鸳鸯头安基岗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方案》,成立安基岗矿山生态修复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块石搬运及平整、客土回填、种植绿化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矿山旧貌换新颜。与此同时,为进一步落实好耕地保护责任目标,东源乡人民政府对该矿区用地进行土地整治,累计新增耕地约61亩,整治效果明显。

  2023年1月,为巩固生态修复成效,柘荣县检察院再次行动,与柘荣县自然资源局、东源乡政府、鸳鸯头草场管理处共同签订了《关于建立鸳鸯头草场安基岗矿山生态修复保护协作机制》。为在全县范围内推动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与柘荣县自然资源局在东源乡鸳鸯头村安基岗设立全县首个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宣传普及生态保护知识,全力推广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合力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难题的生动实践经验。

  “矿山生态修复是利国利民的重要工程,作为检察机关要充分践行‘两山’理念,牢牢把握检察监督职能定位,不断深化生态检察工作,以法治护航生态环境修复。”柘荣县检察院检察长孙旭表示。

  据悉,近年来,柘荣县检察院依托“绿柳”检察特色品牌,立足辖区实际,依法履行检察职能,积极探索“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综合治理”三位一体生态检察工作模式,持续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难题。截至目前,已督促有关责任部门对县内14处废弃矿山开展生态修复,已恢复治理面积465余亩,辖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逐步实现生态复绿。

  下一步,柘荣县检察院将继续发挥检察职能,持续跟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助力将安基岗矿山打造成该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典型,以检察蓝助力生态绿,让安基岗矿山治理模式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典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