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18日电(雷朝良)5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支持上海与三明形成对口合作机制”将迎来一周年。一年来,沪明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去年7月以来,上海与三明两地在多领域实现常态化互访对接,目前已开展互访交流120余批次。红色文化交流、产业项目投资、文旅对接合作、优质农特产品进入上海大市场、教育卫生事业合作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在红色文化交流方面。“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在三明各地巡展;“沪明情 向未来——上海、三明两地红色文化传承主题展”在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开展;新闻纪录片《沪明往事》在沪明两地媒体上线播出。
在项目对接合作方面。总投资10亿元的三钢智能制造、投资30亿元的熙华医药产业园、投资5亿元的锦江国际度假酒店等项目已落地实施。
在文旅对接合作方面。三明市文旅局与上海市文旅局签订《对口合作协议》;同锦江国际集团正式签约,共同开发“环大金湖旅游度假区”,并在建宁县合作建设“沪明合作研学旅游大本营”项目。
在乡村振兴方面。320多款优质农特产品进入上海“鱼米之乡”、西郊国际等重点平台;沙县小吃常驻上海市机关食堂;三明名特优产品展销会暨沙县小吃华夏行(上海站)实现销售额1400余万元。
在民生事业合作方面。三明市已有77所学校与上海建立了“一对一”结对关系,首批32名上海名医与三明121名公立医院优秀骨干医师建立了师徒关系。双方已先后开展教育、医疗等方面交流培训活动10余批次。
根据《上海市与三明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三明市将从推动文旅康养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共建产业合作平台、加强经贸合作与人才交流等六个方面,深化与上海市对口合作,助推三明市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