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莆田湄洲镇:“递进式”推动矛盾纠纷实现事心双解

  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20日电(叶艺琳)“指挥室呼叫蔡晶,莲池辖区两名群众因琐事发生口角纠纷,请你共同前往介入处置。”“蔡晶收到!”4月17日晚,莆田市秀屿区湄洲镇莲池村林某与曾某因劳务纠纷发生口角,接警后,值班长卓志锋快速反应,在派警的同时第一时间通知社区民警蔡晶介入调解。在近一个小时的耐心调解后,双方握手言和,一起现场纠纷就此平息。

  18日,湄洲派出所组织召开矛盾纠纷化解专题培训会,全体社区民警及各村(居)治保主任、金牌调解员共同参加。湄洲镇司法所所长杨炀及黄文芳同志以案说法、法理相融,为调解队伍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培训课程,也为进一步落实好莆田市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察访“百日攻坚”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长期以来,湄洲派出所积极统筹镇、街、村(居)基层组织和社会力量,充分发挥“最小单元作用”,以“纠纷现场-警务室-调解之家-妈祖评理室”的“递进式”流程化解纠纷,促进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为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湄洲派出所“快”字当头,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依托“三队一室”警务运行机制,以“处好每一起警情、办好每一起案件、实现全案侦查”为出发点,充分发挥综合指挥室“最强大脑”作用。每日对警情进行分析研判,建立纠纷类警情类社区民警第一时间介入、全流程参与调处、事后及时回访的全流程管理机制,形成每日警情动态闭环管理,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

  “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是湄洲派出所不断坚持的理念。对此,湄洲派出所不断完善社区警务室建设,截至目前,辖区11个村均设置有社区警务室,其中,在2022年祖庙警务室获评全市五星级警务室。

  在社区警务室日常运行中,湄洲派出所还坚持做着好四件事。社区民警80%时间下沉社区“提前问事”,入户走访、业务咨询,了解群众家常事、操心事、烦心事。发挥社区民警、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与“群众说事”,唠家常、捞实情;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适时回访,进行“事后查事”,防止问题反弹;对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摸排,及时“集中议事”,做到“一案一专班”“一案一对策”。

  此外,湄洲派出所还不断前移调解阵线,倡导人人都是调解员。2021年以来,湄洲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在北埭村精心挑选了人脉广、热心肠、有威望的家庭设立了“调解之家”进行试点。

  “王警官,我们两家当邻居十几年,低头不见抬头见,今天你帮我们把这个矛盾化解了,我们两家都能过一个好年了!”北埭村的魏某亚与魏某,本是十几年的邻居,却因历史遗留的土地问题产生了纠纷,但因魏某亚长期在外生活,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两家的矛盾越级越深,互不相让,民警多次组织双方调解均未能达成一致。在22年春节期间,社区民警王坚章抓住魏某亚返乡过年的契机,第一时间组织双方到北埭村调解之家,并邀请了金牌调解员、村话事人、司法所等共同介入参与,经过多次的协商调解,双方最终签订了协议书,解开了多年的心结。

  “调解之家”通过协助公安进行基层矛盾纠纷线索的日常摸排和上报,配合社区民警开展调解工作,做到调解阵线前移,矛盾纠纷快处,实现了“矛盾不出村”。截止目前,湄洲岛辖区11个行政村已设立了12个“调解之家”。

  除了“调解之家”,湄洲派出所还把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内涵融入到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设立“妈祖评理室”。对不涉及公安工作、调解难度大的矛盾纠纷,将当事人请到“妈祖评理室”,让当事人通过“点将台”选择自己信任的人参与到调解过程中,同时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及镇村干部、社会乡贤、金牌调解员等力量共同介入调解,以乡里乡情解决乡里乡亲的矛盾。

  “柔性执法,才能事心双解。”湄洲派出所民警表示,“人民满意”是湄洲派出所前进的最大动力。在深入推进柔性执法,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同时,湄洲派出所还结合了湄洲岛生态保护工作,鼓励矛盾纠纷成功化解的群众种植“感恩林”,轻微违法被警告教育的群众种植“进取林”。2021年开辟“感恩林”“进取林”以来,湄洲派出所共组织100余名矛盾纠纷当事人和轻微违法行为人种植了百余颗树苗,带动群众在化解矛盾纠纷、增强法治意识中,共建绿色海岛,为湄洲岛增添一抹别样的绿色“枫”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