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2月15日电(何诺佳)说好的投资收益,为何投资了120万,不见收益,而且最后只剩15万了?
2013年,曾某与兰某甲协商以兰某甲名义设立一家公司,曾某投资120万元,占股15%。后曾某多次要求兰某甲办理股东登记手续、参与分红、利润分配等,但兰某甲均以各种理由推脱,直至2019年才向曾某重新出具一份《投资证明》,其上加盖了某某公司公章。但经曾某查询,并不存在该公司,该公章系兰某甲伪造,遂向公安报案处理。公安机关经侦查认为兰某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不予立案。后曾某诉至法院,请求兰某甲退还全部投资款。
兰某甲表示,确实有收到曾某出资的120万元,该款项全部投入到其与兰某乙共同经营并以兰某乙名义设立的一家会所中,兰某甲占股51%,其中包含了曾某的投资款,兰某乙占股49%。刚开始兰某甲有陆续向曾某支付分红款,但后来因经营不善,会所处于亏损状态,2018年就转让给他人。会所清算后仅剩余100万元财产,曾某是会所的合伙人之一,应当共担亏损,其已经按照合伙比例向曾某退还15万元投资款,曾某无权要求退还剩余投资款。
经审理查明,曾某以货币80万元和沙发折抵40万元的方式向兰某甲出资120万元。兰某甲与兰某乙设立的会所性质为个体工商户,经营者登记为兰某乙,未登记注明曾某拥有相应股份。该会所于2018年出售给他人并注销登记。
法院认为,兰某甲自称将曾某的投资款投入到该会所中,但其与曾某协商设立的公司是以兰某甲为法定代表人设立,也未有证据证明兰某甲有将该情况告知曾某。兰某甲擅自与兰某乙转卖会所后,其向曾某出具的《投资证明》加盖的公章既不是双方原先协商设立的公司,也不是其与兰某乙经营的会所名称,也就是说直到此时,兰某甲也未告知曾某真实情况。兰某甲未按照双方约定的用途使用投资款,也未征得曾某的事后同意,违背了曾某意愿,且兰某甲也未举证证明具体盈亏情况,该投资盈亏结果与曾某无关,兰某甲应承担违约责任。现兰某甲将会所转卖给他人已无法继续履行合同,且于2019年12月16日向曾某退还15万元投资款,双方均认可此时合同已终止,故应视为双方已解除合同,兰某甲应向曾某退还剩余105万元投资款及资金占用期间损失。据此,法院作出判决。
法官提醒: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现实中投资陷阱处处有,我们应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他人口中的美好前景、宏伟蓝图冲昏头脑。在投资过程中要注意保存交易信息、聊天记录、投资证明等证据,并可订立书面投资协议,约定违约情形,关注款项流向,做好风险防范,及时止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