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下午,漳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市人民剧场举行。会上,漳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东河作漳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过去一年,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共召开10次常委会会议,依法任免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10人次,听取审议32项专项工作报告,开展2次满意度测评,颁布实施1部地方性法规,审议3部地方性法规草案,组织5部法律法规执法检查和32项专题视察调研,全面完成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


漳州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在市人大一次会议上提交并表决通过动员全市人民为把漳州建设成现代化滨海城市而努力奋斗的议案,按照法定程序把市委重大决策转化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
围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七比一看”竞赛攻坚推进,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相关视察调研,听取有关情况报告,助推市委中心工作任务高效落实。按照市委部署,参与重点片区开发,推进南湖“双创”产业园项目启动区征地拆迁、园区建设、项目落地。首次会同市政协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助力产业招商、共促漳州发展”系列活动,常委会领导带队外出招商,促成一批项目签约落地。扎实做好重点项目企业挂钩工作,协调解决8个“重中之重”项目和13家企业相关问题50多个。开展“盘活闲置工业用地,提高亩均发展效益”专题调研,并加强后续跟踪督查,全市批而未供土地处置率和闲置土地处置率均居全省第一。多次监督检查花山溪饮用水水源地风险突出问题整改工作,专门开展农用地污染防治立法。
紧贴民生福祉强监督。省、市、县三级人大联动听取审议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报告,助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听取审议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情况报告,督促“双减”政策落实,推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开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情况调研,推动实现全市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建设全覆盖,提升基层中医药诊疗服务能力。专题调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服务机构医养结合工作情况,推动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养老服务供给。督查中心城区城市更新工作情况,推动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市、区两级人大联动,持续跟踪督促不动产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工作,推动28581套住房“办证难”问题,历经5年攻坚顺利实现“清零”,惠及8万多人。
新的一年,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将聚焦中心大局,服务“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听取审议《漳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草案)》。颁布实施《漳州市政务服务条例》,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深化打造“便利漳州”。聚焦发展“四大经济”,开展“9+5”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专题调研,听取“9+5”产业集群发展状况、产业发展优惠政策落实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等情况报告。将审议报批革命遗址旧址保护办法、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办法等2部法规草案。审议海域养殖生态保护管理办法、涉台文物古迹保护管理办法、城市文明养犬若干规定等3部法规草案。开展城市住宅小区服务管理、护工队伍管理、适老化改造等领域立法调研。
将发挥人大广泛联系社会优势,助推乡贤回归参与乡村振兴;听取乡村振兴“十镇百村”试点示范行动情况报告,并开展推动试点示范行动深入实施。调研探索破解社区“如何留住人”问题,推动建立社工激励机制,助力基层治理水平提升。视察中心城区城市更新工作,推动老旧街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力促城市能级提升。紧扣“托位”“床位”“餐位”“园位”等民生“四位”,支持全市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专题调研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等工作,推动医院、卫生服务中心和托老所、托儿所、城市餐厅、公益性生命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针对生态环境保护、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应急减灾、司法工作等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监督检查,一督到底、督出实效。(记者 林永清 李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