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三明明溪妇联:“三度并进”传党音

  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明溪县妇联为更好地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巾帼宣讲凝聚妇女人心,创新宣讲载体,将宣讲成效转化成为民服务的工作实效,让宣讲有高度、有热度、有温度,将党的“好声音”传遍明溪大地。

  聚焦思想引领,宣讲有高度

  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明溪县妇联紧扣“巾帼心向党·奋进新征程”这一主题,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充分发挥妇联优势,广泛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教育和宣传宣讲。

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梓口坊村阳光站的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
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梓口坊村阳光站的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
明溪盖洋“明姐姐故事会”巾帼宣讲小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宣讲。
明溪盖洋“明姐姐故事会”巾帼宣讲小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宣讲。
明溪县巾帼志愿者在省级巾帼示范基地茶园宣讲。
明溪县巾帼志愿者在省级巾帼示范基地茶园宣讲。

  县妇联指导各乡镇妇联主席、执委用活用好“学习强国”平台上各种学习资源、主流媒体、明溪妇联新媒体等线上线下宣传平台,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在“明溪妇联”微信公众号开设具有妇联特色的“弘扬好家风”“巾帼心向党”“她力量”等微专栏,及时宣传报道各乡镇、机关宣讲创新做法;为加强巾帼宣讲的专业引领,县妇联还邀请县委宣讲团成员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作了系统阐释和深入解读。

  截至目前,全县各级妇联组建巾帼宣讲团(队)16支,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40余场次,受众妇女群众3000余人。

  创新多元化模式,宣讲有热度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明溪县妇联在全县妇联系统内发起“学思践悟”主题活动,组建由妇联执委、三八红旗手、最美家庭成员、广场舞领队等组成的党的二十大巾帼宣讲团。在明溪的乡村美丽庭院、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廊亭、公园,一个个巾帼宣讲员们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小故事折射大时代,讲好新时代故事,讲好男女平等故事,用心用情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落地生根、家喻户晓。

  “欢庆的锣鼓敲起来, 二十大精神放光彩,全国人民齐欢庆,载歌载舞唱起来……”明溪丽缘广场舞成立巾帼宣讲团,创新将党的创新理论、妇联工作编排成快板,明溪县妇联将此拍成视频,让群众听得懂、记得牢,使“巾帼好声音”飞入千家万户。

  沙溪乡“侨乡讲堂”巾帼理论宣讲队以“围炉会”形式组织群众学习全会精神,巧妙利用“学习强国”平台电台播报功能,让不识字的村民也能线上学习。

  夏阳乡红色巾帼宣讲队来到御帘村乡愁馆,用非遗大腔戏表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小调,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传统的戏曲表演形式中去;瀚仙镇“巾帼红”政策宣讲小分队下沉到村,通过诗朗诵、发放宣传材料,将农村的廊亭等变成学习的好阵地,让妇女群众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感悟党的二十大精神。

  “姐妹们都坐好了,现在我来说说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大报告有很多地方涉及家庭、妇女发展和妇女儿童工作的内容,大家都来听一听……”在盖洋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明姐姐故事会”巾帼宣讲小队正在宣讲,妇女群众们聚精会神地听;在省巾帼示范基地,城关乡“巾帼红”宣讲队,深入茶园、企业,用接地气的“田间宣讲会”把深理论变成浅道理,将书面语变成家常话,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递到田间地头。

  强化服务化机制,宣讲有温度

  寒潮来袭,温暖不缺席,明溪县各个角落涌动着一抹抹“巾帼红”。明溪县妇联组织各级妇联开展“暖心”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给“一老一小一困”送温暖、送关爱,广覆盖开展入户宣讲,让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宣讲中办实事。各级妇联结合“近邻·爱心敲敲门”,开展“宣传贯彻二十大,志愿服务我先行”活动。在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梓口坊村阳光站,巾帼志愿者们上门走访慰问困难老人、单亲困难家庭、留守儿童,送上各类防疫物品及慰问品等;在各乡镇,姐妹们为困难特殊群众清扫院落、整理房间被褥、义诊、洗头理发及讲解冬季用电安全,用实际行动传递了对他们的关心关爱;县妇联组织100余名基层妇联执委开展“心手相牵,爱在蓝天下”“爱心妈妈”、阅读陪伴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从心理、学习、生活三方面关爱留守儿童。迄今为止,全县累计走访妇女群众500余人,解决实事、难事100余件。

  在办实事中融宣讲。巾帼宣讲员将理论宣讲植入志愿服务中,深入开展“妇女儿童维权”志愿服务。依托婚婚姻家庭辅导室和村(居)妇女维权服务站(点),参与妇女儿童维权。共调处来访案件27件,为500多户家庭提供婚姻家庭法、反家庭暴力法等宣传教育;走访慰问“两癌”贫困妇女、空巢母亲、留守、困境儿童120名,发放慰问金6.9万元;募集“母亲健康1+1”善款65543元,拟救助“两癌”重症贫困妇女7人,发放救助金3.5万元。(张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