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莆田学院“时光小分队”来到闽中革命的摇篮圣地、南方八省十五块红色游击区之一的涵江区大洋乡,采集院埔村老游击队员叶玉珍、崇兴村老交通员邱庭灶的红色故事,助力两个革命老区村的乡村振兴。
据介绍,大洋乡地处涵江区北部山区,周围高山环抱,层峦叠嶂,是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所在地。这块红色大地上留有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旧址和精神遗产,拥有宝贵的闽中红色记忆。


当天上午,在叶玉珍的家中,莆田学院“时光小分队”一行见到了身着藏蓝色中山装、拄着拐杖的叶玉珍老人。在家人的帮助下,99周岁的叶玉珍断断续续回忆起他参加解放战争的点点滴滴。
1948年8月,25岁的叶玉珍已有两个儿女,彼时他瞒着妻子参加革命,为闽中游击队送信、站岗、擦枪、剿匪。利用身材瘦小的优势,他一次次假扮乞儿在大洋和新县之间成功来回跋涉送信。彼时家中条件艰苦,妻子希望他能够回家务农补贴家用,但他依旧坚持投身革命无怨无悔。
“我的家乡就是我革命之路的起点。” 87岁的邱庭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下午,他带领莆田学院“时光小分队”一同回到了崇兴村闽中支队司令部驻地旧址。在自己成长的家门口,邱庭灶为大家讲述那段烽火岁月。
邱庭灶出生在一个革命之家,他的外婆、母亲都是老革命。1949年2月,他与三位哥哥一道参加了革命,成为交通员,并冒着生命危险翻山越岭,多次为游击队送情报,为莆田的解放作出应有的贡献。
此外,莆田学院“时光小分队”一行还了解了院埔村和崇兴村的乡村振兴推进情况。据悉,这是莆田学院“时光小分队”开展的“携手革命‘五老’,追寻红色记忆”公益项目暨“全媒体传播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第六站活动。
来自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的台籍教授林保成博士首次加入“时光小分队”的公益行动。“本次活动可以让年轻人寻找历史的根,探寻先人走过的革命之路,让年轻一代深知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非常有意义。”林保成感触颇深。(谢珊婷 龙佳欣 阮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