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南安法院“三个举措”提高裁判文书质量

  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30日电(林瑞婷 王福林)一直以来,南安法院始终将案件质量作为审判工作的生命线,把审判能力的提升摆到突出位置,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采取“三个举措”着力提高裁判文书质量,做好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高效的新期待。

  一是打造“智囊团”。健全完善专业法官会议制度,针对疑难复杂、重大敏感案件建立庭务会、专业法官会议、审委会三级讨论制度,集中“会诊把脉”,统一裁判尺度,缩短案件审理周期,增强裁判文书质量和说理性,扎实推进审判质效的再提高。

  今年以来,南安法院以专业法官会议为抓手严谨求实办案,先后召开各类庭务会、专业法官会议、审委会35次,讨论重大、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86件。案件讨论形成意见被合议庭、主审法官采纳率达100%,讨论案件无一件被改判或发回重审,一审判决案件发改率同比下降0.76个百分点、位居全市法院第二名。

  二是拧紧“安全阀”。强化学习意识,通过开展学习培训、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引导广大干警及时学习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上网裁判文书的范围、上网期限、技术处理等环节进一步细化具体化,练就过硬本领。强化精品意识,先后制定完善《南安市人民法院绩效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南安市人民法院司法公开工作实施细则》、《案件质量评查办法(试行)》等一系列配套制度,进一步健全覆盖全流程的裁判文书质量管理机制,严格审查考核,确保每份裁判文书都能“健康出门”。

  三是密织“监督网”。加强文书评查,采取“一月一评查一通报”的方式,由审管办对当月裁判文书逐份评查,督促整改,常态化开展执法办案竞赛,红脸出汗、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实现审判责任追究与司法能力提升的统一。深化司法公开,依托审判流程信息公开、裁判文书信息公开、庭审信息公开、执行流程信息公开“四大平台”,持续做好生效裁判文书上网和公开查询工作,保障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推动法官不断提升裁判文书的撰写质量。

  裁判文书是司法的语言,是审判活动的最终载体,是权利义务的书面凭证,彰显着司法的公平正义。下一步,南安法院将持续弘扬工匠精神,树立精品意识,充分发挥优秀裁判文书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案件质效落实于行,维护好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