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建宁:“企业服务日”助企纾困解难

  中新网福建新闻6月7日电(苏美瑜)6月6日,在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溪口镇溪口村的农田里,村民们正忙着拔秧苗、散农肥,绿油油的秧苗在插秧机的高速运转下铺满水田,一派农忙景象。

  “制种和天气息息相关。”杂交水稻制种经纪人丁莲平感慨,“过去农户们是靠天吃饭,稍微掌握不好天气就可能造成减产,现在好了,打开手机就可以第一时间获取专业制种预报信息。”

  在制种生产中,种农最为关心的便是天气。为此,建宁县气象局结合本县农业特色,成立了水稻制种气象服务站和智能气象站,研发水稻制种关键期气象技术,为制种的抢种、机收等农事活动提供精准气象服务。

  除了为种子产业请来“气象管家”,建宁还在业务办理上下足功夫,打通政府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周末,位于里心镇上黎村的海峡云上牧歌生态牧场内,游客们三五成群,或登高远眺、或休闲漫步,玩的不亦乐乎。

  “这几天天气不错,很多人前来这里游玩放松。”牧场负责人范传照说,“多亏了县市管局在短时间内帮我们申请到了餐饮、卫生、住宿等各项许可证,确保牧场假期能够顺利运营。”

  原来,海峡天籁云上牧歌有限公司因食品、住宿、卫生等许可证未及时办理,无法开具税票。得知这一情况,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企业进行指导,采取“联办简办快办”的“三办”新模式,通过多部门共同协商推进,仅用4天帮助企业办理各项证照手续。

  不久前,在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服务窗口,福建闽江源绿田实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邱春香从工作人员手中了拿到不动产权证书。“之前知道‘交地即交证’的政策,但没想到登记大厅还为我们企业设置了专门窗口,办事又快又便利。”邱春香笑着说。

  “企业少跑腿、交地即交证”的背后,是建宁县自然资源局在设立“交地即交证”服务专窗,实行“一对一”对接,“全链条”服务模式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完善、优化操作规程,实现交地与交证“双同步、零时差”。

  5月份以来,建宁县围绕“结合优化营商环境问政策落实、结合企业提质增效问运营情况、结合延链强链补链问配套需求”,开展“三问三结合”服务企业日活动,并将每月6日定为“服务企业日”。活动中,建宁县领导带头深入一线,面对面倾听企业主诉求,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资金、用地等难题,做到“一月一收集”“一月一协调”,形成长效工作机制,着力营造亲商、重商、爱商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共走访企业35家,排查梳理问题54个,协调解决实际问题32个,正在办结的问题22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