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图刊】挺!神将!

游神是福州乡村正月里举行的一种民俗活动,是自古以来福州人过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游神是福州乡村正月里举行的一种民俗活动,是自古以来福州人过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游神活动就像是神仙从庙里走出,来到到村子里巡视一圈。村民一方面向神明祈求平安顺遂,一方面也要接受神明的审视。 
游神活动就像是神仙从庙里走出,来到到村子里巡视一圈。村民一方面向神明祈求平安顺遂,一方面也要接受神明的审视。
这场游神活动将巡遍18个自然村,持续时间从早上6点到凌晨1点。
这场游神活动将巡遍18个自然村,持续时间从早上6点到凌晨1点。
游神持续的时间大概是一到两天,根据不同村落的大小,会有些变化。
游神持续的时间大概是一到两天,根据不同村落的大小,会有些变化。
首先来到村口的是鼓乐队,他们演奏着富有节奏感的旋律,井然有序的在前开道。
首先来到村口的是鼓乐队,他们演奏着富有节奏感的旋律,井然有序的在前开道。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阵头齐聚较劲、神兵神将绕境巡游,信俗聚集膜拜,炮声乐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阵头齐聚较劲、神兵神将绕境巡游,信俗聚集膜拜,炮声乐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
尽管福州各地的游神习俗略有不同,但当地居民对于这项活动的热爱与虔诚却如出一辙。
尽管福州各地的游神习俗略有不同,但当地居民对于这项活动的热爱与虔诚却如出一辙。
福州人所信奉的“七爷八爷”(黑白无常)通常是义气的象征。
福州人所信奉的“七爷八爷”(黑白无常)通常是义气的象征。
从游神队伍最前端到最尾端相隔数里远,一眼望不到尾。
从游神队伍最前端到最尾端相隔数里远,一眼望不到尾。
由于这次游神格外盛大,当所有游神队伍巡过村庄,早已过了数个小时。鼓乐队的成员们正在抓紧时间休息。
由于这次游神格外盛大,当所有游神队伍巡过村庄,早已过了数个小时。鼓乐队的成员们正在抓紧时间休息。
游神队伍从庙里出发,绕着村里的路挨家挨户巡视一番,唯一的原则是“不走回头路”。
游神队伍从庙里出发,绕着村里的路挨家挨户巡视一番,唯一的原则是“不走回头路”。
巡游队伍跨过流火,踩过爆竹,体现着村民们对神明的虔诚。
巡游队伍跨过流火,踩过爆竹,体现着村民们对神明的虔诚。
在游神过程中,村民总会备好贡品,当游神队伍经过时,都会停下来稍作休息,而村民则会点香敬神祈福。
在游神过程中,村民总会备好贡品,当游神队伍经过时,都会停下来稍作休息,而村民则会点香敬神祈福。
游神队伍中的“塔骨男神”张世子因“俊美”而收获大量粉丝。
游神队伍中的“塔骨男神”张世子因“俊美”而收获大量粉丝。
近几年的游神队伍因为年轻人的加入,引进了“声光电”元素,显得更加现代化。
近几年的游神队伍因为年轻人的加入,引进了“声光电”元素,显得更加现代化。
与一般的年轻人相比,95年出生的陈俊晨似乎离“老福州”更近一些,因为他在游神活动中负责挺神将。
与一般的年轻人相比,95年出生的陈俊晨似乎离“老福州”更近一些,因为他在游神活动中负责挺神将。
每到正月,陈俊晨总会将自己塑的塔骨拿出,小心地进行养护。
每到正月,陈俊晨总会将自己塑的塔骨拿出,小心地进行养护。
陈俊辰以每年2尊的频率制作塔骨,也十分热衷于参加游神活动。
陈俊辰以每年2尊的频率制作塔骨,也十分热衷于参加游神活动。
陈俊辰还制作了许多塔骨囝(缩小版塔骨),并对塔骨囝骨架的制作如数家珍。
陈俊辰还制作了许多塔骨囝(缩小版塔骨),并对塔骨囝骨架的制作如数家珍。
陈俊晨说,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很多路可以走,但不能走放弃的死路。
陈俊晨说,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很多路可以走,但不能走放弃的死路。
夜色渐浓,长乐大型的游神活动仍未结束,人们远眺的视线已开始逐渐模糊。
夜色渐浓,长乐大型的游神活动仍未结束,人们远眺的视线已开始逐渐模糊。
火树银花中,“神明”自朦胧夜色里走来,向虔诚祈福的人群走去。
火树银花中,“神明”自朦胧夜色里走来,向虔诚祈福的人群走去。

  游神是福州乡村正月里举行的一种民俗活动,常以村为单位,有时数村联合。游神开始,村民们便会用轿辇抬着当地供奉的主神塑像,在锣鼓和鞭炮声中结队巡游村境。

  巡游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主神前后数量众多的各类神将。神将属于主神的随从部下,神职较低。神将的像称为“塔骨”,是一种大型空心竹骨神像。在福州长乐,在塔骨里面扛着神像巡游被称作“挺神将”。

  神将作为游神队伍中颇为醒目的存在,与台湾的“电音三太子”同为一脉,均来源于福州的游神文化。

  从古到今,在福州,游神是所有村民积极参与的活动。从敲鼓打锣的壮年,到前方引路的长者,到“挺神将”的年轻人,再到保障后勤的女性,这些无不体现着福州人团结有序的社会关系和分工。游神活动里蕴含的竹编技艺、脱胎漆器、十番音乐等元素更是福州非遗文化的集大成者。(李南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