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12日电 (吴冠标)为期4天的泉州市教科研开放日活动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近日在泉州第五中学成功举办。此次教科研开放日以“聚焦‘双新’实施,推进‘五育’融合”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了众多教育界人士共同交流研讨。

“此次活动是我们对过去教学工作的一次小结和展示。”泉州五中党委书记、校长徐明杰表示,近年来,泉州五中在传承学校特色和办学传统的基础上积极突破创新,正聚焦课程体系建设、课程组织管理、深化教学改革、评价改革、校本科研等五个方面,全面推进“五育”融合发展。

教科研开放日启动当天,泉州五中举办了“双新”专题研讨会,并邀请了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余文森针对“双新”背景下学校发展策略进行主旨演讲。
余文森指出,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从理念、主张、观点到模式、路径、策略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这是教学领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却也造成了某些教师教育理念的混乱与不知所措;而阅读、思考、表达就是教育教学的定海神针,能让教育教学化繁为简,成为每个老师都能够胜任的工作。
据了解,余文森创立、倡导的读思达教学法是一种以阅读、思考、表达为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心的教学法,其来源于认知加工理论,阅读、思考、表达对应于认知输入、认知加工、认知输出,试图把教融入、转化为学生的学,将知识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提升学习质量和水平。

聚焦“五育”融合发展,泉州五中在开放日期间还举办了毓才青年论坛,校园高雅艺术活动,让“世界非遗进校园”,邀请泉州市木偶剧团进行专场演出。并面向泉州市中小学生及家长开放俱乐部嘉年华,全校近20个社团俱乐部各展其能,挥洒青春。
此外,泉州五中还展示了极具学校特色的思政课联盟活动、劳动教育融合课程以及落实“双减”的特色校本课程。其中,地理、历史、音乐三个学科的课程思政融合课例——黄土地上的红色旋律,地理、生物两个学科的融合课例——校园农耕实践汇报—植被与土壤,令人耳目一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