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上午,福建农林大学海洋学院正式揭牌成立。该学院的成立将更好地贯彻落实福建加快建设“海洋强省”战略,更好地服务福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福建省高等教育十年发展规划部署要求,也将进一步整合学校现有各类涉海资源,构建更加健全的海洋人才培养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
长期以来,学校重视发展海洋教育和科研,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设有水产养殖学本科专业、水产一级学科硕士点、农业硕士(渔业发展)、水生生物学等涉海涉水学科学位点,拥有从事水产养殖、海洋相关教学科研人员40余人(其中有国家级人才6人),建有海洋相关部、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承担40余项海洋相关领域重大科研项目,具备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


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在致辞中表示,海洋学院的发展定位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办成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研究型海洋学院;坚持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突出闽台特色水产健康养殖、海洋生物资源高质高值化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与保护、海洋海事管理等领域的特色和优势,不断推优做实“育人”和“创新”两篇文章,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涉海人才,为“经略海洋”插上科教的翅膀。
根据建设和规划方案,海洋学院将设置水产养殖学、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食品方向)、海洋管理4个本科专业并建立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建有;到2025年,海洋学院规划在校生规模达1200人,其中研究生200人。
据了解,学校现有的福建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海洋研究院等海洋类创新平台将依托海洋学院建设。
下一步,学校将加强海洋学院的场地和经费办学保障,强化校内协同、校地联合、校企合作,充分整合校内涉海教学科研资源力量,加强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洋三所、海岛研究中心的合作,积极争取涉海主管部门和海洋龙头企业的办学支持,推动海洋学院高起点、高标准和高质量发展。
中科院院士桂建芳在出席揭牌仪式致辞中表示,我国是海洋大国,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海洋科技和海洋教育。目前,全国海洋科研机构有近200个,科研人员超过3.5万人,每年增长近5%,但人才总量仍显不足,尤其是高层次涉海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的瓶颈。此前成立的福建农林大学海洋研究院从激烈的海洋科技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大黄鱼基因编辑育种、大黄鱼免疫与病害防控、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他认为,福建农林大学海洋学院的成立,是一个新的里程碑,也是一个新的起点。他希望福建农林大学海洋研究院和海洋学院一体两翼、双轮驱动,推动福建农林大学海洋学科建设劈波斩浪,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记者 张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