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厦门特区40年:营商环境越来越优

  (经济观察)厦门特区40年:营商环境越来越优

  中新网福州12月19日电 题:厦门特区40年:营商环境越来越优

  中新网记者 龙敏

  60个事项“秒批秒办”,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随处办;货物申报时间减至最快5分钟,船舶申报时间减至5分钟,船舶滞港时间缩短至2.5小时,货物验放效率缩短至最快6秒;率先全国试点“一照一码”商事制度改革,实现开办企业全程电子化,纳税服务指标全国第一……

  时值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回顾特区40年来的历程和成就,营商环境越来越优化,成为这座开放城市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

  40年前,厦门的企业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国有企业受到资金难题约束,企业审批低效繁琐。40年来,厦门大胆探索开展实践,以“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勇闯新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受制到改革、从模仿到创新、从制造到创造的过程。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局局长代斌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事项可以“24小时不打烊随处办”,甚至“秒批秒办”,厦门特区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也不断得到提升。

  由厦门大学和养生堂万泰生物旗下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首个国产宫颈癌疫苗,近日获得世界卫生组织PQ认证。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成说,公司2005年在厦门成立,2008年决定搬到海沧区,和海沧共同发展。这里创业创新整体氛围好,营商环境优,产业链优势大。

  生物科技产业是厦门重点培育发展的一个领域。厦门现有生物医药与健康企业777家,45%的企业都在海沧区,海沧区被称为“厦门生物医药港”。

  李世成透露,得益于这里优越的营商环境,其团队成功研制出全球首个戊肝疫苗和国产首支、世界第三支二价宫颈癌疫苗,目前研制的首个国产第二代宫颈癌疫苗(九价)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有望在2024年或2025年上市。

  厦门台和电子有限公司,是最早进驻厦门投资创业的台资企业之一,见证了厦门特区的发展。该公司财务部课长罗红玲告诉中新社记者,去年该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出口退税等政策红利,“通过‘退税绿色通道’服务,两三天内资金就到账了。”

  “从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企业,营商环境是助力企业顺利转型的重要推动力。”罗红玲说。

  作为“经济特区中的特区”,厦门自贸片区对厦门经济特区的经济贡献尤为突出。厦门自贸片区以全市2.5%的土地面积,贡献了13.6%的区域生产总值,9.86%的地方级税收,30%的外贸进出口,46.6%的合同利用外资。

  代斌说,厦门特区已经形成了区域性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自贸试验区则进一步加大了创新力度,打造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打造数字智慧港,这样进一步便利了贸易的各个环节,提升了通关效率,优化了口岸的营商环境。

  自成立以来,厦门自贸片区已累计推出498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111项;30项经验获全国推广,占全国1/5;5个典型案例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早在2015年,厦门明确提出努力跻身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城市行列的具体目标。厦门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称,厦门坚持刀刃向内直面改革,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破解营商环境难题,市场主体获得感大幅增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为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瞄准营商环境国内标杆城市最佳水平,厦门逐项查找差距和短板,逐领域提出具体改革目标、任务和措施,并从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核查政策落实到位情况,确保改进举措与企业感受同频共振。

  根据国家发改委评价,厦门营商环境连续三年名列前茅,获评“全国标杆”,其中2018年全国22个城市试评价居第2位,2019年全国41个城市正式评价居第6位,2020年在全国80个城市和18个国家级新区评价中居第7位,18个指标全部进入全国标杆(全国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厦门等6个城市全部指标均被列为标杆),14个指标进入全国前十。

  在中国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之际,如何再造特区新优势?厦门的答案是:持续深入推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表示,要出台并落实《厦门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和环节,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全面推行“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提高“秒批秒办”和“免申即享”事项比重;增强主动服务意识,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弘扬企业家精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