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吹尽狂沙始到金 福建安装江苏丰源热电6#锅炉维修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纪实

  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6日电 在黄海之滨的大丰港畔,由福建安装三明分公司承建的江苏丰源热电联产(5#6#机组)项目6#锅炉维修机电安装工程建设现场,正上演着一场“奋进”攻坚之战。曾经沉寂七年的锅炉基座旁,如今吊臂凌云、机械轰鸣,福建安装人正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之势,推动这项复产工程冲破阻碍、向“新”而行。

  江苏丰源热电5#、6#机组于2013年6月投运,2017年9月停运,2023年8月完成复产行政审批。该项目作为复产核心,涵盖锅炉本体、四大管道、辅机系统、烟风道、电气及热控等专业的设备供货与安装,旨在让热电联产重焕安全高效的运行活力。

  多线并进,精准破局

  主体结构施工、设备安装、电气调试多线并行,勾勒出锅炉重生的清晰轨迹。施工前期,项目组以“精准保障”为纲,通过数次安全技术交底备齐耐火材料等关键物资,对作业区域实施网格化隔离;技术团队针对炉膛空间狭窄、高温部件拆卸难等问题,采用内窥镜精准定位泄漏点,配合专用工具分段拆解受损管束,并同步实施炉墙整体加固。

  施工过程中,设备安装与调试同步推进。施工人员核对设备型号与位置,完成精准安装与初步调试,并严格按规范布线电气和仪表设备,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设备安装环节,炉管更换与燃烧系统升级是“核心战役”,其旧炉管与钢架间距仅10厘米,团队连夜定制加长液压切割工具,6天完成拆旧;新炉管安装严控管口间隙2毫米以内,焊工班组通过模拟实训后,迅速运用氩电联焊,实现120道焊缝零失误;新型变频燃烧器也同步展开吊装,与原有炉膛对位误差控制在3毫米内,一次安装成功。

  创新突围,淬炼成金

  施工之路并非坦途,当北亚热带季风裹挟的梅雨骤然而至,泥泞厂区让设备吊装举步维艰。项目团队连夜搭起防雨棚,精细优化吊装方案,以“雨停即作战,夜阑仍攻坚”的战斗姿态精准把控施工节奏。转至盛夏,39℃的极端高温炙烤炉膛,项目部灵活错峰作业、科学轮班休整,施工人员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韧,稳握焊枪、精准接线,推动设备安装稳步向前。

  在应对天气等外部环境挑战的同时,施工过程中内部的技术难题也接踵而至。由于锅炉管道连接复杂,传统工艺难适配,技术骨干迅速集智研讨,经多次试验,创新采用新型连接工艺破解难题;电气调试时,部分仪表数据偏差,排查发现系电磁场干扰,技术人员精准调整安装位置并增设屏蔽措施,快速消除误差。从工艺瓶颈到系统误差,团队以灵活应变与技术创新稳步攻克难关。

  安全为基,质量为纲

  受限空间作业是安全管理的核心挑战。面对停运七年、环境复杂的锅炉炉膛与管道,项目部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从制度、流程、装备三方面筑牢防线。在制度上,编制专项方案,建立设备台账,明确九级岗位职责,确保“每一步有依据”;在流程上,坚持“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对氧气、可燃气等关键指标实时监测,不合格立即停工整改;在装备上,作业人员配备正压呼吸器、防爆照明设备,监护人员全程监控,应急设备在200米内随时待命。

  同时,项目部坚持“数据说话、规程为纲”,通过每日巡查、专项整改消除隐患,强化质量管控,并严格执行设备安装规范,对每道工序进行质量验收,确保设备运行可靠。从许可证签发到作业结束清点,每个环节都体现精细化管理的精髓,在方寸之间实现了安全与质量的“双赢”。

  如今再望施工现场,曾经锈蚀的管道已如“银龙”盘绕,零散的设备渐成体系,除尘脱硫脱硝区域的电气仪表线路似“神经脉络”延伸。此刻的建设现场,吹尽狂沙的雏形已然显现,当6#锅炉再度发出轰鸣,这不仅标志着丰源热电复产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更彰显了福建安装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铁军风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