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3日报道(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庄紫怡 通讯员 林生钟)
金秋暖重阳,深情敬桑榆。在第十三个敬老节到来之际,大田县新媒体人自发策划、拍摄的“郭居敬里的二十四孝”现代孝行故事系列生活短剧《百里负药》和《戏彩娱亲》在微信等平台播出,为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提供了新的注解。
“短剧是根据‘二十四孝’故事中的《百里负米》《戏彩娱亲》改编的。”系列短剧总策划、大田县郭居敬孝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林起茂介绍说。通过现代剧情的演绎,传统孝道文化中符合当代价值的精神内涵获得了重塑。
传统故事影响深广
大田是元代《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编撰者郭居敬的故里。
据记载,郭居敬选编了上自虞舜下至宋代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24名孝子的孝行故事成书,配以图画及五言绝句作为儿童启蒙读物,为当时的人树立学习榜样。他还把一篇篇孝典编成民歌教唱给靠行乞度日的盲人,使他们更易获得社会救济,也使孝道在挨家挨户的宣传中得以弘扬。
“二十四孝”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影响广泛、深远。鲁迅就曾在《朝花夕拾》里写道:“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
2018年7月,三明郭居敬“二十四孝”(大田、尤溪)被列入第五批三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9年2月,郭居敬“二十四孝”诗选及怜目唱本被列入福建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百里负米》是《全相二十四孝诗选》中的第五篇,讲述了春秋时期孔子弟子子路的故事。从小节俭的子路自己采食野菜,却不论寒暑都不辞辛劳地到百里之外买米背回家奉养双亲。父母过世后,子路到楚国做了大官,出门随从车马百乘,所积粮食有万钟之多……但因为无法再为父母尽孝,子路怀念双亲时也只能慨叹:“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曾评价子路“生事尽力,死事尽思”,强调孝道重在生前侍奉与身后追念。这个典故后来常被历代诗文引用,成为倡导及时行孝的经典范例。
林起茂介绍说,短剧《百里负药》运用这个典故,讲述了一个“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现代故事。故事里那名努力赚钱为父母买药、送药的青年人,引发了很多观众的共鸣。
短视频媒介作用强
“数字化时代,短视频作为一种极具影响力的传播媒介,能够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呈现给广大观众。”林起茂说,制作新二十四孝故事短视频传播,是以新的方式解读经典,便于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从而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孝道、践行孝道的良好氛围。
2024年8月,一个颇有些草根的剧组正式组建。“麻雀”虽小,工作流程却很严谨。从剧本创作开始,到场景踩点、演员挑选、模拟排练,最后进入正规拍摄,剧组成员始终在线,拍摄足迹遍布广平、上京、均溪、华兴、太华等乡镇。
“其实演员最多时也只有9人。到乡下拍摄,我们就得带上食物自己弄午饭,晚饭则是回到县城后再吃便利店快餐。”林起茂慨叹,拍短剧要精打细算,剧本创作、演职员工资、交通费、制作费和道具费等花销恨不能“一分钱掰作两半花”,他自己也掏腰包花了3万元。
2025年1月,系列短剧第一集《百里负药》拍摄完成。5月,第二集《戏彩娱亲》拍摄完成,剧情长度达到26分钟。两部短剧均采用动画、真人演绎与情景短剧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制作,先后通过抖音、快手、B站、微信视频号和微博视频等平台线上发布。单个视频平均播放量达到6万多次,吸引1万多个粉丝关注。线下,林起茂等人还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县文明实践中心等地播放,让更多市民和学生观看。
助推孝老爱亲风尚
既有动画展现奇幻情节,又具有很强的真实感与代入感,系列短剧还摒弃了原故事中不合时宜的封建糟粕和极端情节,聚焦“及时行孝”核心精神,以生活化场景引发共情。在网络平台的评论区,网友“田有万”说:“这种直观的剧情影像化表达让孝道文化突破说教,既实现了传统美德的创造性传承,也精准契合了当代人的情感需求与价值认知。”
“看到七旬老人扮小孩去逗90多岁的父母开心,真的很感动。”大田县石牌中心小学学生陈小弟说,孝敬父母除了物质上尽力满足,还要让双亲在精神上得到慰藉,他自己以后也要多和爸妈分享趣事、给他们解闷。
作为郭居敬故里,近年来,大田县研究和挖掘郭居敬“二十四孝”孝道文化中的积极因素,通过加强教育、打造品牌、培塑典型等措施,建设传承传统美德,不断积聚社会孝德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
目前,大田已开展“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评选活动3届、“孝老敬亲”模范典型评选活动2届,共评选出先进典型19位;组织了“孝道故里·十佳小孝星”评选活动3届。同时,有关部门组成“居敬”孝老爱亲志愿者服务队,根据服务对象需求,定期或不定期为老人开展志愿服务;民间公益组织采取“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模式,为“孤、老、残”老人提供物资救助、卫生打扫、精神慰藉等无偿服务。
此外,大田县居敬泽惠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构建一个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智慧化、精细化的多元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