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福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长曲线亮眼。攀升的数据背后,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厚植“沃土”。
10月,位于福清市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福耀全球出口基地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机器轰鸣声中,基地已经进入建设冲刺阶段,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出口基地。
“基地厂房从开工到封顶仅用时9个月,相较于福耀集团在全球的其他基地,建设速度最快。供电公司的服务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周到,关键节点从不让我们等电。”基地建设项目负责人陈力强说。项目规划初期,当地供电公司就提前上门了解新建专用变压器用电报装需求,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方案答复,比规定时限缩短50%。针对客户自建变电站建设工期长,无法满足投产时间要求的问题,供电公司先采用10千伏临时供电过渡方案帮助客户解燃眉之急。

走进厂房,施工人员正加紧安装全自动化生产线,部分设备已进入调试阶段。“全自动化生产线核心设备90%以上由福耀集团自主研发,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陈力强介绍,智能化生产和管理对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基地建成后将由一座同期建设的110千伏专用变电站供电,并通过双回路接入目前正改造升级的220千伏马山变电站。
马山变电站位于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福清市的枢纽变电站。为了保障开发区内福耀全球出口基地等项目用电需求,提升区域供电可靠性,供电公司对该变电站实施改造升级。改造完成后,该变电站变电容量将提升30%。
福建是制造业大省,制造业已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当前,福建制造业正向“新”向“绿”逐“智”生长,省内已形成2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6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60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优质高效的供电服务、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是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扎实推进供电可靠性管理,持续优化网架结构、设备管理水平,上半年全省供电可靠率达99.9929%。”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设备部配电处处长李怡然介绍。如今,福建电网已形成“四纵三横、沿海双廊”主干网架,配电网全面实现“百秒自愈”,全省城市核心区自动化馈线覆盖率达100%,有力保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企业绿色电力消费需求增大。如何帮助有需求的企业获取更多绿电?国网福建电力主动延伸服务链条,服务企业绿电、绿证需求。
6月18日,福建省首个政企共建的园区绿电绿证服务站在厦门揭牌。该服务站为企业提供绿电绿证交易服务指导、智能绿色微电网建设接入指导、企业节能减排咨询等“一站式”“全链条”专属服务。截至8月底,厦门市已有32家企业参与绿电交易,结算绿电超1.2亿千瓦时,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超过50%。

围绕企业光伏项目并网等需求,国网福建电力提供政策咨询“零距离”、并网验收“零等待”、后期运维“零操心”服务,在报装阶段提前介入,优化光伏项目设计;在建设过程中加强技术交流指导,提升新能源利用效率;并网后定期对设备开展“体检”,确保设备健康运行。
国网福建电力还依托“电e金服”等平台,联合金融机构,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难题,服务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七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环网柜及配电产品、电力绝缘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前两年,我们有一次同时参与了5个项目投标,每个项目要交40万元投标保证金。当时我们在筹备一条新生产线,资金紧张,如果交了5个项目保证金,原材料采购款就短缺了,生产线启动时间都要往后拖。”该企业负责人说。
“电e金服”平台的“保证保险”服务为七星电气公司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购买投标保证保险替代保证金。国网福建电力发挥电力大数据作用,基于客户用电行为和交纳电费情况为金融机构提供可靠参考。这一方案减少资金占用率超99%,缓解了该企业现金流压力,让资金能用到更关键的生产、发展上。近3年,该企业已通过购买投标保证保险的方式替代了现金保证金超千万元。

依托“电e金服”平台,国网福建电力帮助上下游企业获得低息、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累计服务福建各类企业1.6万余家,帮助缓解资金压力和降本增效2.78亿元。
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主动融入“无证明省份”政务改革,推行异地办电、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等便捷服务;在厦门地区全面将“零投资”办电容量标准从160千瓦提升到200千瓦,让更多经营主体享受改革红利……国网福建电力持续推进新时代电力“双满意”工程,大力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服务“福建制造”迸发新活力。